广东人做砖福建人卖砖 看低价砖市场“进化论”

陶城报 10-08-09  阅读数:

  2006年之后,国内房地产持续升温,也带动了瓷砖市场的火爆,连续几年瓷砖产能每年都是两位数的增速。在巨大的市场面前,当然也就存在着**大的机会,私抛厂模式被快速复制,一大批原陶瓷企业的销售人员或自己或与人合伙投资私抛厂,并很快获得投资收益。2008年——2009年则算是私抛厂大量涌现的顶峰,华夏陶瓷城也出现了私抛厂一条街,甚至几条街,几百个私抛厂品牌把华夏陶瓷城的边界进行了再度扩展,曾经的许多作为陶瓷城配套的产品仓库被迅速改为展厅。

  同时,在2008年左右,不少品牌操作能力不强,或者产能巨大靠自有品牌难以消化产能的企业,开始大规格销售砖坯。这些企业大都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缩短了产品线,通过专一生产某类产品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砖坯销售的利润。还有些私抛厂在赚了**桶金后,自己上窑炉生产砖坯,甚至还出现了专门卖砖坯的企业。砖坯企业的大量出现,也使砖坯的价格不断走低,继续加速了私抛厂产品的价格下降。私抛厂也因此成为低端瓷砖市场的主要力量。

  新产区的裂变

  随着佛山陶瓷主导的外迁与扩张,在2007年之后,国内由原来的几大产区迅速裂别为多个产区。这些新产区的诞生,改变了低价砖的竞争格局。因为新产区的产品定位和定价较低,目标市场多以三四级市场为主。这些新产区的品牌多以二三百公里作为市场销售半径,他们凭借价格优势、区域优势、物流优势,成为当地低价砖市场**强的竞争对手。从2008年后,一个“区域品牌”的名词开始在行业内不断提及和传播。区域品牌拥有强大的价格优势,其价格远远低于佛山私抛厂的产品价格。区域品牌迅速成为当地低价砖市场的主力军,让佛山私抛厂也很难闯进他们的领地。

  有人说,法库产区的出现,使佛山私抛厂在东北市场的销售额锐减,也基本拦截了来自东北的原沙岗客户。有一个沙岗经营者曾说,过去他每月发10车货,其中有7车是发到江西的,自从高安产区的出现,他很少再有货发到江西,主要市场成了广西、云南和贵州。而去年底,广西产区的出现,又把西南各省区的低价砖市场据为己有。受私抛厂和区域品牌的双重挤压,原来沙岗经营者的生意受到了很大影响,有些不得不惨淡经营,还有些转到国内二三线市场,做起了经销商。而整个沙岗市场在2009年下半年也曾经一度冷清过。当然沙岗市场并未受到太多影响,正应了那句话:江湖不老,老去的只是英雄。有些原沙岗经营者在生意惨淡下退出市场,但大批的私抛厂和区域品牌都到沙岗拿店,作为自己品牌在广东市场的窗口。从当前看来,沙岗的市场似乎更具规模了,只是这里的低价砖江湖已经成为私抛厂和区域品牌的天下。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