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主导利益分配 零部件厂仅得残羹
每日经济新闻 10-06-03 阅读数:
据了解,脚垫的批发价格在过去的3年内降了15%,有些产品已经降低了50%以上。当然,其中包含生产成本降低的原因。
“5年前3D脚垫批发价格是100元,现在只要40元。台湾地区的厂商就没有降过价,主要是他们的产品有特色、质量好、改进快,大陆产品则趋于同质化,”据李树森介绍。
李树森说,公司正面临着产品涨价的压力。据他透露,公司运作成本中原材料占70%;员工100多人,月薪酬在1500元,加上高层管理层,总劳务成本占10%。现在,两方面成本都面临上涨压力。
谁主导利润分配?
事实上,汽车产业链上的分配权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有关。大体上说,整车厂掌握着利益分配的话语权。
张志勇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汽车产业零部件系统分为封闭式系统和开放式系统,封闭式系统主要是日韩汽车企业,开放式主要是欧美与中国汽车企业。
“以丰田和本田为例,丰田多参股上游零部件企业,虽然不控股,但形成一个大致的利益体,产业链上的利润多是共享,没有大规模的压价,”张志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说,“日韩国家小,比较有危机感,他们把能赚钱的环节基本掌握在自己手中,尤其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等业务,基本都是内部供应,一般非日本企业很难打入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