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实例:叫板厂家 陶瓷商思变却失利
张润生 09-07-24 阅读数:
结局篇:危机如此到来 果不其然,王老板的设想终究是设想,当他在品牌之路上跑步前进的时候,危机已经袭来。
**是市场环境急剧变化。
美国的金融危机悄无声息地进入中国,整个经济增速降低,房地产行业的泡沫被打压,建陶业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附属行业,当然难以幸免,全行业的销售量急剧萎缩。2008年6月,王老板的销量与同期相比下降了2/3。
高额的市场投入一旦失去不断增长的利润保障,马上就会失去重心。在销售未能按照预期实现的情况下,王老板立刻感到流动资金吃紧。一个月之后,王老板的广告开支比原来削减了一半;广告一减少,分销渠道不干了,他们认为销量下滑的直接原因就是广告投入不足。
危机还来自于消费者。
瓷砖顾客本来就是理性购买,金融危机更加强了其理性心理,他们更加重视质量,更喜欢挑毛病。
B品牌的质量投诉接踵而来,核心问题就是平整度差。平整度问题是本行业**基础的技术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厂家质量是否稳定的基础型指标。其他质量问题可以回避(顾客很难看出来),但是平整度问题怎么也回避不了。
经营A品牌顺风顺水的王老板哪里见过这么多的客户投诉!以往一有投诉,他马上反映给厂家,厂家会马上解决。现在不同了,这些顾客投诉转给B时,都是杳无音信——B品牌刚切入市场,还没来得及建起完善的售后机制。而且,这种投诉是普遍现象,怎么解决?
顾客投诉一单两单,问题不大,但是一旦多起来,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一个小区的顾客联合起来到店面要求索赔,就可能引来连锁反应,有的顾客还找到了媒体曝光,这让王老板焦头烂额。
王老板为了B品牌而筹建的团队、渠道开始土崩瓦解。
开始的时候,分销商只是对广告投入减少而不满;随着顾客投诉增多,他们开始对B品牌产生不信任(和杂牌有何不同?),销量减少,入不敷出,**后门店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越来越多。
店里的业务人员也忍受不了没单子或投诉,不断有人提出辞职,销售团队也没有了聚心力。
而广告宣传的两面性也开始显现。连续几个月的大密度广告宣传让B品牌**度大大提高,但是,顾客投诉得不到处理的结果让“**度”变成了“臭名昭著”。原来王老板长期树立起来的A品牌的高端形象,也开始被顾客质疑。
更糟的是,A公司也一再发出警告,不撤B品牌,A品牌就撤人,理由是顾客投诉影响了A品牌在当地的形象和销量。
如今,摆在王老板面前的**大问题是到底该不该壮士断腕,比如减少B品牌的一切开支,把这些开支用于抵减产品的市场价格,用价格和服务重新找回分销商渠道,树立渠道信心。
但是他确实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