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企“钻进”同质化死胡同 跟风抄袭没有前途
佛山日报 10-07-19 阅读数:
黄惠宁:
不创新就没希望
没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也是没希望的企业。为了打造在仿古砖市场的**地位,企业制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其中,自主创新能力被放在**位。
怎样才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摆脱同质化、低端化呢?一是靠创新引领。面对不断被抄袭、模仿,企业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才不会被超越。二是产品质量的提升。为了从根本上提升产品品质和工艺水平,金意陶将投资数千万元,在三水生产基地打造中国乃至亚洲**先进的“仿古砖”生产线和配件生产线,届时该基地将可生产出差异化程度**高,附加值**大的“仿古砖”。三是提升自身配套能力。今年企业专门成立配套公司,通过空间的应用组合等设计,拉开与对手的差距。
陶瓷差异化内容和方式其实非常多,只是看企业是否愿意花心思去改进、提升,这样才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何翠刚:
定位清晰才能找准方向
几年前,在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就兴起了薄板的研发、生产。但其也有不足,那就是产品定位更多用于旧建筑翻新,因此其规格超大,但透水率、耐磨度等方面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