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压光钢带介绍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定义

  压光钢带磨光钢带是通过对印刷面纸进行压光工艺处理,使产品表面形成镜面光泽效果,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使产品表面印刷墨层达到光亮、耐磨和防潮效果,如纸盒、纸箱、手提袋、封面等类包装产品。
   

特点

1.表面平整、光亮度高。
  2.扩张程度高、不易变形。
  3.厚薄均匀,保证稳定运转和可靠压力。 
  4.大型仓库常备各种规格压光(磨光)钢带。
  0.6mm厚×1.100米宽×客户指定的任意长度,0.6mm厚×1.220米宽×客户指定的任意长度。
  确保每卷钢带的厚薄均匀,不易变形,表面耐磨不起划线及花点,扩张强度正常,运转畅顺持久,是包装行业的理想设备。

常识

  钢带安装小参考:
  、压光钢带装上机前,必须清洁好与压光钢带接触的所有
  部位(如布套、水辘套、胶棍、滚筒)清洁卫生,以免
  脏物造成钢带表面起点或刮花。
  2、压光钢带上机后,应把驳口清洗干净(先用幼细沙布磨
  擦钢带两边焊接口、点焊机铜板及铜咀,然后用酒精清
  洗)防止油污造成焊口脱落。
  3、焊接钢带接口不宜过宽,一般2-3cm即可,过宽钢带容
  易爆边、断裂,过小难以焊牢,同时,点焊钢带要从钢
  带中间分别向两边点焊,防止钢带隆起造成起绉、变形。
  4、点焊口必须与整卷钢带成90度角,防止焊接歪而造成
  波浪边(过松)或爆边(过紧)。另外还要注意焊点之间不
  宜过密,否则焊点太多太密不但不牢固,反而破坏了钢
  带钢质令驳口极易断开。
  压光钢带焊接方法:
按图所示,把焊接压光钢带用的辅助角钢紧固在冷却道后部两侧壁上,把点焊机的一端电缆接头用螺柱紧固在角钢上。井把钢带端正地垫于角钢上,然后把压光钢带小心地、仔细地从冷却辊上慢慢地向冷却道上部、上排支辊上方经压光热辊前周和冷却道下部、下排支辊上方,再绕经冷却辊的后半周进行穿接,并把接口正置于角钢的铜板上。注意接口的接法和尺寸一定要符合图示的要求进行接合。点焊机的电源,手握把手,让焊头紧压在接口的焊接位置上。按动手柄上的开关,便能焊上一点。然后移动焊头于其它位置上。注意焊接点要平整、端正、均匀。焊后焊点进行修磨光滑。穿接压光钢带前,要调整冷却辊使其满足焊后冷却时,辊能向后移动,能张紧压光钢带。一般可把冷却辊置于其行程的中偏后部处,使压光钢带安装焊接后留有一定的长度余量,以备以后压光钢带的修剪、重新焊接。
  上光压光过程常见问题及处理:
  一、膜面出现条纹或起皱
  上光油的粘度商,来不及流平,易出现条痕,可根据印刷品的不同适性,选用流平性、润湿性好的上光油;或加入适量稀释剂,降低上光油的粘度。如果因为涂布量过大,可以通过调整使涂布量降低;有时是上光油对印刷品表面墨层润湿性不好,影响干燥成膜的平滑性,或上光油的流平性差,工艺条件与上光油适性不匹配,可选用其它种类的上光油或改变工艺条件,使其与上光油性能相匹配。
  二、印刷品相互粘连
  上光油中溶剂的挥发性不好,涂料的干燥性能不良,可考虑改用挥发速率高的溶剂或更换上光油种类;也可能使涂布膜层太厚,涂层内部的溶剂未完全挥发,残留量高,可减少涂布量,减薄膜层厚度;或者是上光涂布或压光中工作温度低,干燥时间短而使涂层干燥不良,可提高上光涂布生产和压光中的工作温度,降低机速,使涂层彻底干燥。
三、成膜膜层光泽度差
  如果是上光油的质量问题,则应多考虑按工艺及经济要求改用质量较好的上光油;若是涂层太薄,涂布量不足或上光油浓度小,在粗糙度高、吸收性强的印刷品表面不易填平补齐,则应加大涂布量,提高涂料浓度,或在加工前先上一层上光底胶,再进行上光涂布,也可能是上光涂布干燥和压光时的温度偏低,压光压力小,则操作中应调整工艺参数,提高温度,加大压力;还要估计到是设备本身原因,如果因为压光钢带磨损,光泽平滑度下降,这就要修理改善压光钢带表面状况。
  四、压光后印刷品空白部分呈浅色部分,而浅色部分变色
  上光溶剂对油墨层有一定溶解作用,这要更换上光油种类或改变溶剂成分;若是油墨干燥不良,墨层耐溶别性能不好,就要改善油墨干燥情况,等油墨干燥后再上光涂布,减少上光油中对油墨有溶解作用的溶剂用量;图层干燥不彻底,膜层内溶剂残留量高,则要提高上光涂布时的干燥温度或降低机速,延长干燥时间,降低涂层内部溶剂残留量。
  五、涂层不均匀、有气泡、麻点等
  上光油表面张力值大,对印刷品表面墨层的涧湿作用不好,应降低其表面张力值,改善涂料对油墨层的润湿性能;涂料中的溶剂挥发不良,涂层内溶剂残留量高,可改用挥发速率高的溶剂或使涂层彻底干燥后再压光;也可能是上光涂布中机速过快,干燥温度低,使涂层干燥下彻底,溶剂挥发不完全,就应调整上光涂布的工艺条件;印刷品表面的油墨层也会产生晶化现象,这要采取有效措,如除去墨层晶化面的油质或进行打毛处理,改善上光油对油墨的润湿作用,以减弱或消除墨层晶化对上光涂布的不良影响。
  六、膜面起泡
  在压光过程中,压力过大,压光钢带温度过高,使上光膜层局部软化,这需适当降低压光的压力和温度;也可能是上光油与压光工艺条件不匹配,使印刷品表面的上光层冷却后,同上光带的剥离力差,需改变工艺条件,使其与上光油相匹配,降低压光机速,改善上光层同上光带之间的剥离力。
  七、压光中,印刷品与上光带之间粘附不良
  涂层太薄,应增大涂布量;上光油的粘度太低,要提高上光油的粘度值;再就是压光的压力太小,压光温度不足,要提高压光温度,增加压光压力。
八、印刷品压光后,表面易折裂
  温度偏高,使印刷品在压光过程中脱水过多,含水量降低,因而纸张纤维变脆,应降低压光的工作温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印刷品中—定的含水量;压光中压力过大,使印刷品的延伸性和可塑性降低,韧性变性,可减少压光中的压力;若因为上光油的引后加工适性不良,则应重新选择加工适性较好的上光油;后加工工艺条件选样不合适,可调整后加工工艺条件,使其与印刷品压光后的适性相匹配。
  九、压光后两侧膜面亮度不一致
  压光中,上光带两侧压力不相等,上光带两侧磨损不—致,应调整上光带两侧的压力使之相等,调整热压辊与传输辊的平行度,使上光带两侧张紧一致,磨损均匀;也可能是上光油两侧厚薄不均匀,这就要调整上光涂布机构,检查计量辊与涂布辊之是的平行度和间隙,使两侧涂层厚度尽量一致。
  影响压光质量的因素:
  压光中,影响印刷品压光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压光温度、压力和机速。
  一、温度
  压光过程中,热压、上光和冷却剥离各阶段应有合适的温度,以利于涂料中主剂分子对印刷品表面的二次润湿、附着和渗透,增强两者之间的接触效果。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使涂料膜层的塑性提高,有压力作用下面使印刷品压光表面的平滑度大大提高。温度太高,涂料层粘附强度下降,变形值增大,印刷品含水量急减,这对上光和剥离过程是不利的;相反,热压温度太低,涂料层未能完全塑化,对印刷品的二次润湿、附着和渗透能力不足,涂料层的粘附作用差,因而压光效果差,压光后不易形成平滑度高的理想膜层。
  二、压力
  在涂布干燥后的膜层中,涂料分子的排列是比较疏松的,其间存在着很多微小孔穴。压光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分子间的移动加剧,表现为膜层的体积变化。这个体积和变化百分率称为压缩率,它是涂料层加压时减少的体积与加压前原有体积之比,压缩率大,有利于在涂层表面形成光滑的膜层;反之,涂料层被压缩量小,表面就不易形成光滑的膜层。但压力过大时,会使印刷品的延伸性和塑性降低而导致断裂。
三、速度

  上光膜层的表面平滑度和粘附强度一般随固化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提高的速率愈来愈小,达到一定数值后就不再增大。而固化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压光速度。在上光涂料与上光带接触时,其分子活动能力随涂层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弱。如固化时间短,减弱速度快,涂料分子印刷品表面墨层不能充分作用,涂料层对油墨层粘附强度就差,干燥、冷却后膜层表面平滑度就低。压光前,必须对压光钢带清洗、擦拭、 平整,以使钢带保持下滑、干净、压光均匀。压光中,还要根据上光涂料的种类、印刚品的上光适性等经综合考虑后合理地确定压光温度、压力和机速。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太仓昊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普通商家  
联系人 周亮  
座机电话 15257912541  
手机号码 15257912541   
电子邮箱 420918450@qq.com  
其它联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