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业经销商赢平亏的相关比例分析
互联网 10-12-20 阅读数:
2.大店强店厂家直营,切割终端蛋糕。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大店强店厂家直营成为大势所趋。很多门企在总部所在地市场与主要城市市场实行厂家直营,这样一来,经销商们的生存空间就越发狭窄了,再加上各种费用不断上涨,利润不断被压缩。同时,随着渠道被进一步瓜分,二级分销商的份额也逐渐被蚕食。
3.销售任务增加太快,厂家承诺不兑现。厂商分歧的焦点往往在于销售任务指标。经销商今年完成100万,明年厂家就要求你完成200万,后年就要求300万,否则经销商代理资格可能被取消,或返点降低。而厂家答应经销商的广告,却总是做得不到位;答应的物资支持,数量也不够;该报的费用,也拖着不报……承诺不兑现已司空见惯。更有甚者,给经销商返利时,厂家会将库存的非畅销产品抵给经销商,而经销商则消极抵抗,对厂家阳奉阴违,很可能直接低价甩货,直接扰乱市场价格,对双方的合作产生了影响。
4.“囚徒困境”,在玻璃房子里扔石头。厂家为了增大销量,在一个区域内发展多家经销商,这时经销商之间会形成恶性竞争。他们原本可以都不降价,但双方都会担心如果对方率先降价,自己就会吃亏。于是双方都争相降价,这就是经销商的“囚徒困境”。而这样的恶性竞争,将会破坏整个行业正常的发展,**后谁都无利可图,这就是“在玻璃房子里扔石头”,砸坏了房子,大家都没得住。
5.部分经销商素质低下,不适应市场新的变化。许多经销商就是“二道贩子”,多是夫妻店起家,极少有公司化的经营管理能力,只注重眼前利益。现在大型家居卖场大量出现,大卖场的出现将导致原有经销商市场被摊薄,加网上销售等业态的出现,经销商的市场前景越来越低迷。
门业经销商**有效的成长途径,是获得厂家的培训,但对此厂家极难以认真对待,每年一次的经销商大会,不少厂家也只是推介产品,顺带的经销商培训只是走走过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