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未来商业发展趋势

互联网 10-12-03  阅读数:

  g)从业人员多以家庭成员或夫妻店为主,管理难以上水平。

  那么,家具零售商业的危机主要来自于:1、家具行业的重新洗牌、商家众多,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2、经营水平较高的家具商家将占市场80%以上的销售份额;3、国内外大型家具物流与超市的崛起和迅速扩张。

  作为中国家具业,消化并推动其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还是零售商业。那么,零售商业就是家具业发展之具体体现、更是家具品牌商业价值实现之基础。这个体现与基础,恰恰是厂商之间“双赢合作”之“纽带”!国内厂商合作之时,高歌厂商合作双赢,但是对双赢的本质是什么,很多家具企业与加盟商家说不清、道不明。因此在厂商合作过程中,出现了“厂商理念偏差、组织关系松散、推广执行不力、**终不欢而散”是必然结果了。

   2、家具零售商业的未来发展

  因此,家具零售业的未来的发展必须要做到:1、以顾客为中心,采取目标集聚战略,合理定位经营;2、产品同质化时代,必须做到服务差异化、争取顾客回头;3、优化产品结构,走品牌化经营之路;4、提高商业经营管理水平;5、整合资源、通过复制与连锁经营,才能稳固市场地位。

  未来家具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深度专业化和专业化的集成。零售业态的发展,是零售商创新与消费者需求成熟化循环互动的过程,其中零售商发挥着主观能动的作用。

  A、中国人口老年化,必将带来零售业态的新的发展。

  依照国际惯例,为度量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通常会计算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由7%翻一番(即增加到14%)所用的时间。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中国中间年龄将在2025年达到39岁超过美国,然后加速老化。而中国进入老年化后26年中间年龄就提高到39岁,可见中国老年化来势之凶猛。1980年依据宋健、田雪原等学者花费不到两个月时间完成的“人口控制论”,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当时认为“老化现象**快也得在四十年以后才会出现。事实上中国1999年就进入老年化,比预期早20多年;现在养老金已经严重短缺。2001年老人(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7.2%,一个老人(65岁及以上)对应9.3个劳动人口(18-64岁人口)。现在国家只承担城市人口中四千万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并且由全国人民纳税来支付。这固然与我国养老金制度起步比较晚有关,但现在毕竟是人口红利时期,今后怎么办?

  中国目前资本收入奇高,很多人以为今后靠“养儿、积蓄或房产”可以养老。今后资本收入必然降低,劳动收入必然提高,以前积蓄10万元请保姆,每月500元可以请17年;今后劳动力工资增加,假设每月需要2000元,10万元积蓄只能请4年保姆。物质资本是报酬递减的,人力资本是报酬递增的,这是经济学规律,想养儿、积蓄或房产养老是不可能的了。

  B、社会资金闲散化,必将为零售业中连锁经营所利用。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