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的“生机”与“隐忧”
互联网 10-11-19 阅读数: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上银行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网络购物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即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冬”中,仍然表现出如火如荼的势头,成为受危机负面影响**小、发展势头**好的行业之一。网络购物行为正在由一种网络时尚逐步成为大众消费模式,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并引发网民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的转变。
我国网络购物在经历了发烧、沉寂和调整后,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网络购物的优势日益得到网民认可。调查显示,在网络购物方面,比较活跃的网民(平均每月购物一次以上)占被访网民的45.7%,37.6%的被访网民每月购物1-5次,78.1%的被访网民在网上购买礼品的花费占到总花费的60%。(如图1)可见,在某些消费领域,人们对网络购物的垂青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实体店。
在发达地区人们日渐习惯网络购物的同时,我国广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网购也开始悄然兴起。据统计,目前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网上购物占到中国网购总量的73.20%。
相当一部分以满足好奇心和新鲜感为主要目的早期体验者,已经形成了对网络购物模式的依恋,网络购物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方式。这意味着,一个以习惯性消费为主的网络购物时代已经初见端倪,并即将开始新一轮渗透。
网络购物影响因素凸显“人本”特色
网络购物是互联网、银行以及物流业等综合发展的产物,然而随着宏观环境的日益改善,以及配套行业的日渐成熟,人们对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步由环境因素向网民个体因素转移。学历、收入、居住地级别等人口统计特征以及人的网络行为习惯、现实生活状态等所谓“人本”因素都对网络购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女性比男性更青睐网络购物,也更担心其隐患
调查显示,网络购物在女性网民中的普及率和深入程度均高于男性。女性网民参与网络购物的比例高达89.34%,而该比例在男性群体中仅为62.86%。随着网络购物商业模式和产品种类日趋丰富,人们通过网络购买的商品也从图书音响、数码电子类产品向生活家居类商品扩展,这可能是女性网民在网购人群中比例迅速提升的重要原因。女性网购的主要商品集中在服装鞋袜类和家居工艺类,而男性在网络购物中**热衷的商品是预付卡和电子产品。有趣的是,尽管女性青睐于网络购物,但是她们对于网络购物的担忧却普遍高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