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全球陶瓷网 10-07-07 阅读数:
竞争薄弱且有利可图、又有发展前景的“篮海”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篮海战略”理论上很美好,具体运用却很困难,对于实力及风险承担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
差异化战略或篮海战略需要以发现、开拓新的细分市场为前提,而广大中小企业由于人才、开发创新能力、资金实力及风险承担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往往无力开拓新的细分市场。
目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较差,中小企业由于品牌、销售网络等基础较差,即使有幸开拓出“篮海”,也很容易为他人做嫁衣,“篮海”会很快变为“红海”,巨额的创新开发费用无法得到回报,**终企业还是要回到“红海”中参与竞争。不仅中国市场如此,国际市场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例如,日本企业的“原创”能力向来不如美国企业,但日本企业善于后发制人,很多美国企业都败在日本企业手里。
包括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在内的中国大部分行业目前仍未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强势领导品牌的影响力还是有限,加之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消费层次复杂,即使采取模仿跟随战略加上一定的价格竞争力仍能争取部分顾客,借以完成企业的原始积累。
强势领导品牌由于企业经营较规范,管理成本高,研发及品牌传播推广费用投入大,因此为实施模仿跟随战略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价格竞争的客观条件。
追随战略只适用于企业的特定发展历史阶段与特定的客观环境。例如,在已形成寡头垄断且知识产权保护严格的欧美国家,中小企业就很难通过追随模仿策略来获得生存与发展。当企业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战略目标、市场地位开始由市场追随者向挑战者、领导者转变时,追随战略就不再有效,因为单纯的跟随模仿**多只能造就“第二”而成就不了行业领导品牌。
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建陶行业目前市场集中度低,领导品牌未形成,强势品牌的影响仍然有限,因此仍然具备实施模仿跟随战略的客观条件。夹江、晋江、山东的陶瓷企业都是在模仿跟随的前提下配套实施集中化或成本**战略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