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非对称性贸易困扰中国铁矿石谈判

中国钢铁新闻网 10-05-07  阅读数:

    2000年之后,我国逐渐步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快速增长周期,一些高增长主导产业带动了钢铁等产业。与中国钢铁产能的迅速提高相对应的是,我国铁矿石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每年吸收全球40%左右的铁矿石资源。铁矿石全球市场的垄断与谈判机制使我国钢铁企业处于被动局面。自2004年我国正式参加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连续5年上涨,仅2009年出现小幅下降,持续攀升的原材料价格束缚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并将这种被动局面传导给了下游产业。本月5日,宝钢已首度承认铁矿石季度定价,如果此定价模式继续发展,不排除在未来演变成完全的现货指数定价。倘若如此,无疑将令中国钢厂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季度定价将成钢企梦魇

    上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公开场合表示:“钢厂出于自身生产的需要,可与矿山约定临时价格采购铁矿,但要遵守协会统一规定的条件。”对于这样的表态市场普遍认为,2010年铁矿石谈判有可能如同去年一样,钢厂自行依照当前市场规则解决铁矿石来源,铁矿石谈判**终无奈收场。

    所谓铁矿石季度定价模式,即矿商与钢厂每季度签订一次价格协议,来确定当季的供货价格,协议价格以当时的现货市场价格为参考依据。季度定价模式的实行将推翻历史由来已久的长协价供货体制,令定价周期缩短,使得铁矿石价格与现货矿价靠拢,价格波动频率加大。

    投机需求以及铁矿石供应其他非常规商市场手段的运用将一定程度上放大铁矿石的价格波动,使其被赋予更多金融属性。对于国内钢厂来讲,由于铁矿石的金融化,将使得价格波动脱离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不仅预测需求难度加大,更考验了钢厂的成本控制能力。

    季度定价模式的**终阶段就是纯粹的指数定价,2008年5月,德意志银行推出铁矿石掉期交易。2009年5月,摩根士丹利、高盛和巴克莱三大投行联手推出了现金结算的铁矿石投机交易。目前,环球钢讯的TSI指数、金属导报的MBIO指数和普氏能源资讯的普氏指数三大铁矿石指数全都以中国需求为主要参考指标。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