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前景
互联网 09-12-17 阅读数:
据了解,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并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
然而,与同时出台的车购税优惠、“汽车下乡”延续一年等政策引发无数关注的情况相比,市场和媒体对这一政策的回应显得“冷清”了许多。
这一现象也映衬出我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汽车面临的尴尬局面。
中国车市今年跃居全球首位,逆势上扬。然而销售几乎都建立在汽油、柴油为动力这些传统汽车之上。虽然国内已有数款新能源汽车下线并进入量产阶段,但销售并不理想,在1-11月总计1200多万辆的汽车销售中,所占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概念”变财富有仨“拦路虎”
关于新能源汽车,欧美各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关注了,并进行了相关探索,在氢燃料、生物燃料等技术方面也已经有产品推出。
在美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占整个市场销售的3.7%,比2005增加了1.7%。美国汽车制造商联盟总裁麦柯迪说,美国发布的2010年款新车至今已有200款的燃油效率超过每加仑30英里,数量比2009年增长了47%。
今年,德国汽车科研投资约190亿欧元,平均每天出现10项专利,其中一半是环保技术。
日本政府对节能型汽车的补贴和减税措施,大大刺激了汽车市场的销量,环保车成为2009年**畅销产品。截至2009年8月底,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已经在市场上销售了201.7万辆,其中普锐斯的全球销量达到143万辆,成为世界上销量**高的新能源汽车。
与各大汽车生产国和巨型跨国公司紧锣密鼓的产业化相比,中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在“2009第七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指出,尽管中国政府规划了到2011年形成年50万辆电动车的生产能力。但是这一令人鼓舞的规划,并没有改变国内主要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