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巨头之争 多乐士好还是立邦漆好?
互联网 09-12-08 阅读数:
在众多的品牌中,国际涂料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5%,且主要占据高中档市场,仅多乐士和立邦品牌的产品就占据了中国涂料市场份额的近1/3,在中高档产品领域,这两家更是控制着“半壁江山”。
“现在在中国市场上,立邦漆经过多年的宣传,推广,可以说已经立住了脚,成为目前中国**的名牌,主要的竞争对手只有英国的多乐士牌涂料。”新加坡立时集团主席吴学人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
多乐士与立邦的竞争,**明显的体现就在广告上。电视广告、平面广告、街头路牌,立邦每年投放在中国市场的广告费高达2500万美元。尽管没有获得多乐士在广告投入上的具体数字,但我们能看到,几乎有立邦广告的地方就有多乐士广告。立邦漆打出“处处放光彩”的旗号,而多乐士则定位于“美丽的家,美丽的多乐士”;立邦漆的代言人是一群光屁股的婴儿,而多乐士则找来两位6、7岁的活泼淘气的儿童……尽管立邦与多乐士都不吝惜打广告,但从消费者角度看,广告诉说点的重合,使得消费者很难记住,究竟广告中的产品是立邦的,还是多乐士的。这不得不说是二位行业巨头在广告上的一处败笔。在渠道竞争上,凡是有立邦的建材超市,也就有多乐士的产品,无论是百安居、好美家,还是东方家园或家世界等,立邦与多乐士都抢占了很好的位置,而对于这些建材超市而言,能够有这两家**产品进驻,这家超市也才能吸引人气。除超市外,专卖店的建设,二者也难分伯仲,但因为立邦漆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稍长,在专卖店数量上略有优势。
产品和服务各有所长
在产品定位上,多乐士与立邦略有差异,多乐士的突出特色是它的六千多种颜色,ICI的电脑配色系统可调配多达6134种颜色。早在2003年,ICI就在中国推广其调色店概念,2003年在全国开设了200多家调色店,2004年达到500家左右。
据称,ICI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是在6年内超过立邦漆。2003年多乐士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有为13%,而立邦漆的占有率在20%左右。为了达到超越立邦漆的目的,ICI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色彩是其一个重要策略。仅2004年,他们已经为中国的零售店配置了近400台价值在几十万元左右的调色机,力争靠自己在色彩方面的优势赶超立邦漆。但是,在这方面,多乐士并不敢掉以轻心,因为立邦模仿得很快。
在2004年底,多乐士全球市场经理巴顿女士在北京发布了2005年涂料市场的流行色时指出:目前有一些主要竞争对手在抄袭该公司巨资研究的色彩体系。“竞争对手抄袭我们研究成果的手法非常高明,通常会将颜色的命名略加修改后就推向市场。”而对于这种做法,ICI自称也非常无奈。
与此相似,立邦漆在防霉性以及抗酸碱性等硬性指标方面,一直是国内涂料市场上的一个参照标准。于是,立邦在其广告中,把自己产品的抗污、防水、弥盖细纹、耐擦洗、遮盖力以及抗菌性等特点做了自信展示,而广告中作为对比的“某多合一品牌”则直指多乐士多合一。
在销后服务方面,立邦公司于2005年7月新近开发了一种**扫描仪——BEEP扫描仪。公司要求每个专卖店对售出的每一桶漆都必须扫描条码,并将数据当天上传至总公司,以此跟踪产品去向。据了解,每一桶立邦漆都会有全国惟一的编码。当扫描信息传到公司总部时,每一桶漆的生产时间、型号、质量标准、流向哪个专卖店,然后在何时、何地由哪个专卖店的哪个营业员售出等相关信息都会自动记录下来。消费者可以通过公司驻各地办事处热线查到自己所购产品的相关信息。目前市场上应用BEEP扫描系统跟踪产品流向的只有立邦一家,在这个技术运用上又拔头筹。
但是,根据这二家企业你追我赶的声势来看,估计多乐士不会掉队太远。
总之,尽管在产品定位、广告宣传、渠道策略等方面,多乐士与立邦都打得难分难解,但是,在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二者在价格战上有一些出手的动作。而且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竞争还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