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中国钛白产业的三大出路
互联网 09-09-11 阅读数:
一年前,世界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对我国的经济带来重大冲击,至今给我国各个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依然没有见底。此次持续时间长而又劲头颇足的金融风暴,也使国内的钛白粉产业迎来了严酷的冬天。数月过去后,我们依然没有见到钛白行业“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来,对此,业内人士在忧心忡忡的同时开始出谋划策、纷纷寻找速效的拯救“药方”,但是效果甚微,我国钛白产业的“囚笼”格局依然没有得到多大改观,那么金融危机下的钛白行业该如何摆脱经济危机的桎梏而杀出重围呢?国内钛白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究竟在何方呢?这一系列问题无不引人深思。 现在,让我们通过行业资深专家的视角来解析国内钛白产业的生存、出路等核心论题。
毕胜:钛白企业需修炼“内功”来规避风险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来袭后,我国外贸型产业首当其冲,其中钛白粉等化工行业出现了比较“严寒”的局面。受到经济危机的强大冲击力后,整个钛白粉行业都出现了大幅度的经济衰退,而由于钛白粉涉及的领域广泛,很多行业都应用到它,因此那些相关的产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经济危机以来,钛白行业的状况很长时间处于低潮期,到目前才出现稍微回暖的发展态势。如何让钛白产业尽早走出困境呢?业内人士都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意见并不统一。对此,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主任、全国无机颜料信息站站长毕胜先生在接受中国钛白网的相关采访中指出,其实过渡危机的措施有很多,**关键的还是需要钛白企业不断锻炼“内功”,强化内部管理,加强研发与储备技术,创立品牌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未来发展打好根基。我们的钛白企业如果都能够按照这个要求去做,行业危机很快就会迎刃而解。
从**近这段时期来看,钛白粉的行情有所改善,发展态势也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个是市场上的原料供应逐渐趋于平衡,钛白粉价格也慢慢趋于稳定,一个是市场行情难已开始升温,不过暂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这几个月以来,一些企业在尝试提高产品价格,但幅度有限,也没有形成全球性的提价气候。这是因为当前还未出现全面和大幅提价的市场支撑条件,钛白产品在保持原有质量基础上的增值时机尚未到来。虽然国家连续出台多项刺激经济的增长政策,但要真正辐射到钛白行业,还需多重环节和时差,由此可以预期当前产销不旺的市场形势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的改观;还有一个发展态势是产业重组和整合的速度加快,在经济危机中,我国钛白企业也获得了产业升级的良好时机,很多钛白企业主动迎接严峻形势下的考验,并把握良机不断修炼“内功”,这不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先进产能的发挥,同时有利于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此外,钛白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也在得到快速提升。现代经济环境下的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是产品的品质,其次才是价格。中国目前市场上的进口硫酸法金红石型产品和同类型国产品的差价已达到5 000~7 000元。而对于国内钛白行业,以与国际**锐钛型产品**为接近的攀钢PTA120的价格为例,一直高于其他国内锐钛型产品;而攀渝钛业近来颇受青睐的金红石型新品R-298,据介绍可以替代进口同类型产品,所以价格也与之**为相近,这些都是国内钛白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的**直接体现。在当前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市场的低迷化是促进国内钛白产品质量提升的**佳时机,我们的钛白企业只有抓住这个良机,加强内部管理,坚持“内功心法”的长期修炼,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在激烈的商战中占据主动地位。
目前,国际上钛白生产的工艺有硫酸法、氯化法,其中我国基本采用硫酸法。关于哪种工艺更能促进我国钛白产业快速恢复与发展的问题,毕胜先生认为,硫酸法与氯化法之间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大都不一样,各自有其特点,至于应该采用哪种工艺整体来说需要考虑我国的国情,现在的国情决定了我们暂时要以硫酸法为主、氯化法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