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中国钛白产业的三大出路
互联网 09-09-11 阅读数:
就我国钛白粉行业的竞争力而言,目前还不是很乐观。对此,姚恒平先生强调指出,虽然经过一个较短时期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钛白粉生产的大国,但还不是钛白粉生产的强国,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使我们由钛白粉生产的大国变成钛白粉生产的强国,这就需要钛白粉企业发展核心的竞争力。在去年的经融危机过程中行业内有一些企业举步维艰,持续亏损并且数额很大,表明其应对风险的能力不够,也就是核心竞争力太薄弱。如何有效控制成本、通过技术进步增强钛白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钛白粉生产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姚恒平认为,钛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管理、成本,人才等要素中,其中人才应该放在**位,也就是说谁有了人才,谁就能掌握主动,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特殊年代里,人才就是生产力,其重要性随着社会进步要求的提高愈发凸显,这点毋庸置疑。
目前,国内的钛白企业较之国外钛白粉企业拥有一定的成本、价格优势,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的钛白产品价格明显要低,只有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二,这对国内的下游企业用户而言提供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价格优势并不能成为我们和外国同行角逐市场的制胜砝码,毕竟国外的钛白产品质量比我们好,品牌影响力比我们大,这是我们在品牌方面存在的很大劣势。品牌也是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品牌硬的钛白粉企业一般来说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很多业内人士应该知道,在市场操作上,国际品牌杜邦的实力和产品的质量与它的对手科美基相比基本是不相上下的,但是杜邦钛白产品每吨的市场销售价格可以比科美基高出1000人民币以上,此现象有点令人难以理解。其实,这其中就涉及到品牌的影响力问题了。我们可以看到,杜邦的品牌意识一直很强,品牌影响力较大,又存在产品优质的条件,就有资本以更高的价格抗衡对手了。品牌的建设、品牌影响力的竞争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意义都很大。提升品牌形象,无疑是我国钛白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经济危机,对于钛白行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尽管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但相对于欧美地区而言,中国将会率先走出困境。近期国外生产企业已纷纷提出上浮钛白粉售价的计划,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念,抢抓机遇,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努力从更高、更广的层面上进行资源整合,迅速提升竞争能力,拓展发展空间。当前,适应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适当调整,依赖科技创新提升钛白粉品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是钛白行业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选择,也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的钛白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综合性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以**快速度化解危机,才会有能力生产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以减少进口,乃至进入国际市场直接参与和同行企业的竞争浪潮。
龚家竹:通过环保措施减轻企业运营压力
近来,我国钛白行业呈现诸多可喜的发展变化,不过在经济危机的特殊时期,此行业的很多弊病难免还是暴露了出来。在前不久接受中国钛白网记者的采访中,钛白粉行业全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学术与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级工程师龚家竹先生指出,当前钛白粉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企业技术力量(包括技术力量、人才力量、知识力量、市场力量)比较分散,规模太小,厂家太多,钛白粉品种不够丰富,品质相对不高,环保措施或环保手段落伍于社会进步,环保状况跟不上社会日益上升的要求。至于如何克服这些问题,龚家竹先生认为钛白粉行业需要选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摆在眼前**显著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三废”的排放与回收。其实,这也是一个困扰钛白粉等化工行业多年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更深入地看待与解决三废问题呢?龚家竹先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