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筑:喜忧参半
互联网 09-09-07 阅读数:
除了政府及其他公共建筑外,占我国建筑面积16%左右的北方城镇居民的采暖住宅改造也是建筑节能的核心之一。
但做一个住宅的节能改造必须由各部门配合。如供热办、发改委、房管局等等。如果不能组建一个较好的协调团队,就连项目都启动不了。
民宅改造还有另一个焦点问题――“钱”由谁出。
上海早在2003年就开始实施了“平改坡”工程。这种将平顶老公房上加一个尖顶的项目能一次性的解决防毒渗漏、管线老化,且节能降耗。当时,上海市、区两级政府,居民等三方出资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而我国北方地区更需要改造。内蒙古包钢的一个70多平方米的小住宅,要对门窗、保温层、防水层等多方面投入,使其成为一个更加温暖的小屋。每平方米260元的改造成本中,如果不是包钢自己出资118元的话,使用国家、地方财政及住户的钱启动项目非常难。
目前,除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地区有1比1的配套财政奖励政策(即地方财政与国家财政配套出资),大部分地区的财政还没设立专项的民用节能改造资金。
技术方案是关键
不能否认,不管是公用建筑还是商业楼宇,事实上“节能改造”仍然有一些好的推进模式。目前,国内就有三种主流的节能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