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筑:喜忧参半
互联网 09-09-07 阅读数:
不久前,北京市政府已提出,会对部分公共机构和建筑的节能项目,给予补助。对改造后节能率在15%至25%的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建设投资20%的补助,对改造后节能率在25%以上的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建设投资30%的补助。
另外,政府点头拨款、获得财政支持之外,也需要第三方的技术支持。“节能前期阶段,节能效果很明显,产出会很大,但此后会逐渐减小。而政府需要通过专业人士来帮助其衡量收益情况。”于兵提到。
市场推广:三种阻力
在市场推广上,建筑节能也有着各样的难度。“节能”工作不像招商引资。做节能功课,官员们可通过“关灯、关空调”等方式想方设法来得到一些效果;“招商”却能直接成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硬性指标。因此让地方政府官员直接掏钱去做政府大楼的整体改建,官员显然缺乏积极性。
其他公共建筑的节能推广就更加困难了。
如体育场馆、博物馆等本来的运营资金就不足,实际收入也不算很高,管理者既没钱去做节能措施,而且做了节能,也与他们的实际绩效不挂钩。
“当然,部分省市已有一系列的补贴和优惠措施,但这并不是全国性的。”申银万国分析师吕琪对CBN记者说。
江苏省南通市就对当地的港闸区公园一村等5个总面积为35万平方米的建筑项目实行了专项引导补贴资金。在投资467万元使用一种墙体保温技术后,5项目将获得政府88万元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