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牵线 淄博陶瓷走进中南海

互联网 09-08-04  阅读数:

 

    刻瓷作为国礼瓷漂洋越海

    1979年,完成了北京饭店的任务以后,张守智在山东的培训班也结束了。但没过3个月,前外交部总务司司长翟印堂找到张守智,说要搞国礼瓷,而且几个月后开会请国家领导人来看。因为当时国家改革开放后,要与美国等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打算用国礼瓷赠与国际友人。

    于是,张守智又一次组织了硅酸盐研究所、美术瓷厂、淄博瓷厂、博山陶瓷厂进行国礼瓷的制作。其中,马林做的刻瓷用的是周恩来像,但邓颖超觉得这有些个人主义,不同意带到北京去。后来,淄博办展览的时候,展出了这款刻瓷,正好邓颖超来参观,便把刻有周恩来像的刻瓷送给了邓颖超,她看了以后也连连称赞,由此也可以看出淄博陶瓷在国礼瓷中也是倍受赞誉。

    高石英瓷装点紫光阁

    张守智说到了淄博陶瓷进中南海的事情。1984年,国庆35周年前夕,当时,张守智在中央工艺美院工作,在江苏宜兴刚办完班回了学校,工艺美院的常院长便打电话让他去院长办公室。在办公室里,常院长和党委书记赵龙两个人对他说:“老张啊,现在中央工艺美院又接受国务院大厅紫光阁的装饰工程,重新布置紫光阁,其他系都完成了,就缺瓷器了。”张守智看了紫光阁的整体效果,借着北京饭店、外交部国礼瓷的经验以及对山东瓷器的印象,建议这次国家用瓷用山东的瓷器。张守智说,他给国务院的有关人员介绍山东这几年研制的新材质走在国家陶瓷行业的前列,并介绍了高石英瓷的优势,也是世界**。后来,时任淄博市委副书记的杜祥荣和梁传珠等一行人来到了北京,当时淄博研制的高石英瓷还没有搞鉴定。张守智说:“高石英瓷做不成就用高长石瓷,两者都做。”于是,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同款样式的瓷器分别用了高石英瓷和高长石瓷,没想到高石英瓷一次成功。后来进中南海的时候,紫光阁用了高石英瓷,会议室内部用了高长石瓷,两者都得到了好评。

    张守智还强调,淄博就地取材,利用矾土把我们的炻器发展起来,高石英瓷在国际生产工艺上处于**水平,直到现在还没有第二家,填补了国家瓷业的空白。瓷器制作的发展显示了科研的重要性,陶瓷是科学与艺术的合作,但是科研要走在前面,有了科研、制作工艺上的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才会有把握。如果按照今天的科学发展观的方向看,其实我们国家是立足于自主创新的,硅酸盐研究所是配合着陶瓷生产发展的,在一路**的道路上,也带动了山东整个陶瓷产区的发展。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