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实例:叫板厂家 陶瓷商思变却失利
张润生 09-07-24 阅读数:
渠道托起品牌:有何难?
2007年底,老王权衡再三,和山东B品牌瓷砖签下了经销合同。B公司急于开拓市场,老王便狮子大张口,要到了杭、宁、嘉、湖四地区的代理权。道理很简单,区域越大,代理商对厂家的威慑作用也就越大。
选择B品牌,老王有自己的算盘:
1.B品牌以前以卫浴为主,属于全国一线卫浴品牌,2007年刚进入墙地砖行业,还是新手。杭州是浙江的核心地区,对开拓整个浙江市场乃至华南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B公司必然会**大限度地向王老板倾斜营销资源。
2.B品牌瓷砖目前仍属于弱势品牌,还没有精力自建渠道作市场。瓷砖行业还是渠道导向,谁控制好了渠道谁就掐住了市场的脖子。掌控力一旦形成,王老板就有了市场主动权。
3.王老板现在运作A品牌,渠道看似优质,其实又相当脆弱。A品牌太强势,王老板苦心经营多年的渠道网络在慢慢被A品牌控制。若想摆脱,现在的渠道必须两条腿走路,尽管引入的是一个并不强势的产品,但起码也能增强一点与A公司谈判的话语权。
【点评】
选择B产品做成品牌,然后牢牢控制这个产品,是老王的初衷,也是A品牌给他的切身教训。但老王又错了。产品品牌永远都是厂家的,厂家在市场发展初期会借助经销商的力量,把产品交给经销商,一旦产品被市场认可,它又会成为厂家控制经销商的工具,厂家也会逐步把以前失去的利益收回来。
经销商的优势不在于产品或品牌,而是渠道和服务。经销商要控制产品,只能通过做好渠道和服务来实现。
所以,王老板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他没有集中精力打造出自己的渠道和服务品牌,而是分散精力再去打造一个产品品牌。可以预见,王老板将再一次养虎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