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实例:叫板厂家 陶瓷商思变却失利
张润生 09-07-24 阅读数:
在正文之前,先让大家考虑两个问题:
★假如你是厂家业务经理,遇到有实力、有渠道,而且有品牌理念,敢于投入的经销商,你会怎么办?
★假如你是经销商,遇到厂家以帮你做市场为名,不断下沉管理深度,将手伸到了你的渠道各个层面,你会采取什么对策?
起因篇:王老板的品牌冲动 反制计划
“只有傻瓜才不愿作品牌。”在一次经理人的培训课上,这句话让王老板心头一紧。
王老板觉得“傻瓜”说的正是他自己。几年来,他一直在为厂家作嫁衣,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品牌是什么。在杭州,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经销A品牌瓷砖的,但不知道他的公司叫做吉盛建材。
A品牌是华东瓷砖行业的一线品牌,国内建材市场位居三甲。按照A品牌的运作方式,老王的利润率低了一点,但是厂家几乎铺好了所有的路子,只要稍微用点心,坐着收钱就行了。
现在王老板不这样想了。
A品牌这几年打着“帮经销商做市场”的名义,通过一系列的市场渗透,把管理触角伸到了渠道的各个层面,包括分销商、工程客户、家装公司,甚至连老王的员工也管了起来。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游戏,逐步让老王蜕变为一个简单的销售平台。老王与A公司的谈判筹码越来越少,这让他很没有安全感。
前几年老王还是当地**的大户,现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超过了他。A品牌有了现在的市场地位和基础,随时可以找其他商家取代他,到时候就是老王的灭顶之灾。
王老板意识到了危机,但想要把形势扳回来,已经力不从心。老王终于想明白了,厂商博弈其实就这么简单:如果双方力量相当,那就维持一种斗争、合作的动态平衡;如果厂家打破了这种平衡,渠道就成为产品品牌的推广平台;如果商家打破平衡,商家就能发展出自己的渠道品牌。
老王决定,重新在当地配置一个新的品牌,与A品牌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