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成中小外贸企业的选择
互联网 09-04-29 阅读数:
出口转内销面临多重风险
内销同出口相比,市场不同,因而销售模式不同,面临的风险也不同。
**是销售模式转换带来的风险。一般而言,出口比较简单,只要有订单,企业把产品销售给国外的代理商就完成了整个销售,至于市场推广则由外商独立完成。但是,内销则既要考虑市场的宣传推广,又要考虑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张红说,这种模式的转换至少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销售成本的增加。出口成本相对固定,内销成本则是不固定的,因为随着市场的变化,宣传、推广等各项费用支出也要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因此也大大上升。二是应收账款增加,外销往往是信用证付款,方便快捷,占用资金少,资金循环快,这对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但是转向国内市场销售以后,应收账款问题比较严重,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大。
其次是国内市场竞争度的问题。在国内,不同行业市场的集中度不同,饱和度也不同。比如在纺织品服装行业,竞争相对比较充分,如果一些从事纺织品服装经营的出口企业转而内销,很可能将外贸市场的恶性竞争引向国内。中纺集团副总裁李灵敏对此深表担忧。他说,如果出口企业转向国内市场,那么就可能挤占内贸企业的市场份额,而国内需求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这样很可能在某些行业造成供大于求,**后导致价格恶性竞争,影响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有些产业,内贸的竞争比外贸的竞争更厉害。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卢彦建议,中小型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尤其需要实现四个转变:**、观念的转变,放下身段,从头做起,从习惯“吃洋饭”、“说洋话”转变为与本土商业企业打交道;第二、产品的转变,要从适合国外消费者的需求转变为适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第三、经营方式的转变,从只会面对批发商学会面对零售商和消费者,同时还要学会处理国内的“零供关系”;第四、人才的转变,要吸收熟悉国内市场规则的人才,才能有效地开拓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