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管道建设高速推进的背后
互联网 09-02-11 阅读数:
第三关:税收及人员派遣
在多个国家、多个部门间穿梭,中亚管道项目每前进一步都要多方协调。
管道项目的税收优惠问题涉及管道建设成本和未来长期运营的经济性,项目实施初期,国际事业部就先后向外交部、能源局和商务部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进行汇报,提出解决中亚项目税收优惠问题。
在国际事业部的积极推动下,哈国驻华使馆致函外交部,专门就中哈天然气管道项目相关问题作了说明,内容涉及进口关税优惠待遇、投资特惠关税、免征范围及劳务指标等问题。**终,哈方提出中亚管道项目可享受包括**惠国待遇、免除关税投资特惠及免征配套设备海关税等多项建议。
为保障中亚项目人员及时派出,国际事业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根据项目涉及单位多、人员多、派出集中、紧急任务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与外交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获准公司赴土人员持出境证明能在半年内无次数限制往来,解决了物资装备运输等需频繁往来人员出入境问题。其次,通过与南方航空公司协商,为项目专设了中国至土库曼斯坦直飞航线,解决了公司施工作业人员赴土交通问题。同时,积极与相关国家驻华大使馆联系,介绍公司项目情况和存在的困难,争取使馆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签证外部环境。
2008年10月,管道局需要派出800多名现场施工人员赴哈。由于哈驻京使馆规定同一单位每日申请签证数量不超过30个,10月1日前尚有400多个签证需申办。为保证施工人员能及时赶赴现场,经与哈使馆多次协商,哈方**终同意为中国石油在“十一”长假期间每天办理100份签证。国际事业部组织多位同志,放弃休息,为剩余的近400名施工人员申办了签证。
对于参与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的许多单位和员工而言,人们看到的是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如火如荼高速推进,但人们看不到的是集团公司国际事业部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而织起的那张大大的保护网。
相关推荐:
长沙日输水95万立方 引水工程10月通水 管道储运分公司新乡处全力打造数字化管道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开工 管材钢材齐受益 深圳配套管网工程即将全面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