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严重 清远陶瓷遭遇尴尬
互联网 08-10-31 阅读数:
赖锡涛表示,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每周5天工作制,每天8小时的标准衡量,清远很多企业的薪酬\水平实际上连**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平均一天的工资只有十三四元,每月六七百元的工资,实际上是干一个半月的收入,每天需加班三四个小时以上,劳动部门规定加班时间每月累计不超过36个小时,“实际上可能一个星期都不止。”
“两年前从东莞转移过来的大型台商电子集团毅力集团,原本计划很快将规模扩大到3万人,由于‘民工荒’现在只发展到1万员工的规模,”赖锡涛介绍说,“在此情况下,一些老板直接选择到周边的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去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就到东莞投资纺织服装业的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执行总干事何立基向本报记者表示,从某种意义上看,周边省区的综合条件要比广东山区和两翼要好,所以他新的投资就放到了江西。
事实上,与珠三角相比,目前清远缺乏的不仅是生产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缺口同样很大。天弼陶瓷有限公司策划部经理吴仕杰表示,清远与珠三角核心城市尽管相隔不到百里,但在人员素质及观念方面却有很大的差距。“同样的培训,在清远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效果还很难预计。”
此外,企业落户源潭之前当地政府承诺的员工公寓、娱乐场所和生活辅助设施等等配套设施,也一直没能解决。
记者看到,整个陶瓷工业园区实际上全部就是建造在公路旁的蜿蜒近十公里的工厂群,工人下班之后几乎无处可去,生活十分单调。
两位来自河南新乡在工业园一家**陶企上班的女工告诉记者,她们在这里才工作了两个月,就感到很憋闷,等到这个月发工资后就不想在这里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