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严重 清远陶瓷遭遇尴尬
互联网 08-10-31 阅读数:
刘凌空表示,尽管落户源潭的陶企在环保方面都比佛山的陶企进步,但作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不可能没有一点污染,更何况陶瓷工业园又远离城镇。”
事实上,随着“清远现象”的诞生,清远这个“广州后花园”的环境状况也正在一步步改变。
清远市环保局《2004年清远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清远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为0.028毫克/立方米,比上年升高27.3%;二氧化氮年日均浓度为0.030毫克/立方米,比上年升高3.4%;总悬浮微粒物年日均浓度为0.146毫克/立方米,比上年升高10.6%。
近一年来,清远市环保部门共组织1265人次检查排污单位269家,发出整改通知154份;共接群众关于环境污染的投诉878宗,“北江清远市以上水质较好,但自清远始就渐被污化。”一位环保部门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面对珠三角大量污染企业向山区及两翼不断大规模迁移的现实,广东省环保局珠江综合整治办陈铣成处长表示:“我们鼓励产业转移,但不鼓励会造成污染的产业向水源保护地转移,如果不管好,从下游迁到上游的企业**终又会威胁到下游的水环境。”
一份**新统计显示,由于上游污染的大量汇集,广州市七大水厂中,江村、石门和西村水厂今年1月份的水质均属于“极差”等级。而在过去的一年中,江村水厂除了7月份的丰水期水质属于“尚好”外,其余11个月份均是“极差”,也就是属于劣Ⅴ类水质,不适合作为集中式饮用水的水源。
“由于广东一直以来对环保的调控力度不够,发生在韶关、英德的两次北江上游水污染事故已经在事实上发出警告,生态灾难的爆发性和可能性正在越来越大。”成建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