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面对行业危机 陶瓷企业应多线出击谋出路
互联网 08-10-30 阅读数:
“中坚”品牌是企业做产量、生产规模的骨干、主力品牌,它的价格定位于企业生产毛利率为15%左右,主要针对目标为中端消费人群,产品以成熟性聚晶微粉、渗花砖产品为主,企业的**新产品系列在由“**”品牌推向市场6个月后才由“中坚”品牌推出,同时在自身营销中心展厅装修、产品外包装、营销推广费用等方面都做简化,对于经销商只给予专卖店装修费用的3%~5%的返点支持,其他诸如广告费用、年终奖励、样板资料等方面的返点支持,全部取消。这档次的品牌在企业中可树立3~4个品牌,市场上的类似品牌有金朝阳、意利宝、百特、利家居、宏陶等。
作为以冲击竞争对手市场格局、争夺各地区域性陶瓷品牌市场份额为目的而推出的“价格”品牌,其价格定位为企业产品生产毛利率为5%左右,该档次品牌类似于私抛厂的抛光砖品牌,对于经销商没有任何返点支持,个别大客户可考虑给予2~3%的年终奖励返点,产品以成熟低值聚晶微粉、渗花砖为主,产品外包装的设计、用料都简化,主要针对中国二、三线城市的中、低端消费人群,该档次品牌的销量、生产规模也很大,企业可推出3~4个该档次品牌,企业可树立3~4个该档次品牌,主要的竞争对手为广东私抛厂品牌、各地(如夹江、淄博、高安、法库等)区域性品牌。
同时,针对特殊销售渠道,比如建材超市、房地产联盟采购、OEM贴牌加工等销售渠道也可推出相应针对性的品牌,由于没有营销中心展厅、广告宣传推广、经销商专卖店网络等方面的费用支出,营销费用较低,也可参照“价格”档次品牌推出相应的品牌。
我们知道,作为单个陶瓷工厂,产品的毛利率空间在30%以上是**没问题的,同一工厂不同生产车间、不同生产线,在生产工艺、流程上比如烧成时间、原料配方、砖坯厚度等方面的更改,都可以做到产品成本的差异。对于部分同时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的大型陶瓷企业来说,生产基地之间的生产成本不同,结合“多集团”战略,就可以更好地运作“航母舰群”这一多档次多品牌营销策略,所有品牌的营销管理做到合理的控制,实质上,操作好的话,企业的品牌数量可能比原来更多了,但各个档次、各个集团的品牌做到了错落有致、各司其责。当然,可能现有的“**”品牌的销量短期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样却使企业降低了产品的平均价格水平,“薄利多销”,才真正能保证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产销平衡。而且,企业面向的终端消费市场更加全面,抵御市场经济变化风险的能力更加强大,同时,企业也不须过分依赖某一“集团”、某一“品牌”,企业的经营风险性降到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