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14家采石场“被自愿关闭”引争议
互联网 10-01-14 阅读数:
随后,新密市政府督促拆机器的工作人员下到各个采石场。据了解,截至目前,新密市只有十几家采石场没有被完全拆除,其余的基本上都拆完了。上述女老板对此很不解,“我们是手续齐全的、合法的采石场,他们有权力这样做吗?”
在拆除设备过程中,新密市又下发了“采矿权注销申请登记表”,要求企业自己申请办理注销《采矿许可证》,黄明德表示,目前没有一家企业在该登记表上签字。
企业主损失惨重
据了解,在新密市此次被关闭的314家采石场中,投资大小不一,**多的投资有2000万~3000万元,**少的也有100多万元,其中500万元及以上的约在20家左右,300万~500万投资的占了大部分。
更为关键的是,这其中的大部分企业主都是在2007年之后才扩大投资规模或者新进入此行业的。
2002年,新密市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众多民间资本进入了石材行业,2005年以前,采石场曾达到1000多家的规模。随后,在2007年4月,新密市推动了矿产资源方面的整合,采石场的数量大大减少,规模也越来越大。石材行业也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众多民间资本正是看中了这样一个市场机会。“现在的石料销路根本不用愁,利润率一般是在30%左右。”李兵介绍,新密市距离郑州仅有20多公里,现在郑州众多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前郑州70%的石料来自于新密。
“我刚投了200多万进来,还没开始赚钱,政府关闭企业,不是让我的投资打水漂吗?”上述女老板说。
黄德明的亏损更为严重。据他介绍,他现在的采石场投资规模在500万元左右,其中50%是自有资金,100万元来自银行贷款,还有100多万元是向朋友们借来的,利息高于银行利息约一倍。他另外还投资近100万元收购了一个废弃的采石场,正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却遭遇了整治行动,“现在80多万元的设备正在露天闲置。”
李兵现在也十分后悔,他的采石场投资300多万元,去年6月初,曾经有一个浙江老板提出要用450万元收购他的采石场,他迟疑了一下,结果就遭遇了整治,“现在这样的情况,谁还敢来接呢?”
必须面临的现实是,根据上述几位企业主的预测,半年的停产整治,让314家企业除去投资成本外,包括正常收益在内,平均每家还面临50万元左右的损失。而这个损失,目前看来还会延续下去,上述企业主表示,新密市有关部门目前并没有透露出具体的时间表。 新密采石场的停产,让河南荥阳、登封等地的同行企业大大赚钱了,“郑州市现在的石料价格翻了一番,登封的采石场现在一个月赚到的比得上以前的一年。”李兵的话里颇有些遗憾。
因环保问题关闭采石场?
事实上,企业主们对新密市采取上述做法的初衷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