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14家采石场“被自愿关闭”引争议

互联网 10-01-14  阅读数:

    以至于这些企业至今不知道“被关闭”的真实原因,同时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这本身是否符合法律精神和相关规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幕拉开,今后或将面临更多的类似问题,从新密的案例看,建立企业与政府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应是当务之急。

    “这些都是我们已经整理好的材料,由于时间太紧张,还有一部分没有带过来。”近日,河南省新密市某大型采石场老板黄明德一口气在笔者面前拿出了近十份材料,包括《新密市采石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复印件等。

    从去年6月份要求整治,到随后被要求“自愿关闭”,新密市大大小小314家采石场目前正遭遇着突然而来的“铁腕整治”。采石场所需炸药的供应被控制,电力供应也被切断,更主要的是,市政府尚未明晰的政策,让这些企业不知未来命运究竟如何。

    针对此事,拨通了新密市委书记王铁良的手机,不过他拒绝了电话采访的要求,表示“要了解情况到新密来谈”。

    关闭采石场的损失,让黄明德们曾经在网络上发帖希望引起媒体和社会的注意。日前,他们又专程来到北京会见律师团,寻求法律上的支援。

    突如其来的整治

    事情还要追溯到2009年的6月22日。该日,新密市突然发布了《新密市采石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整治方案),通知“整治全市范围内所有采石场及采石废弃场地”,规定的时间是一个月,即6月23日至7月23日。“我们去年3月17日才拿到的验收合格通知开工生产,为什么突然整治呢?”与黄明德一起的另一采石场老板李兵说。

    根据该方案,在整治后,要求企业年产达到20万立方米。“对于我们来说,规模扩大并不是问题,就是多投点资。”黄明德表示,但采矿许可证上的开采量是国土资源局规划制定的,在他给笔者出示的采矿许可证上,就标注着“许可范围:露天开采建筑石料用灰岩5万吨/年”。因此,开采规模并不能随意扩大。

    更引发质疑的是,整治方案提出的“原料和产品要进入全封闭料库封存”。李兵认为这既不必要也不现实,因为原料和产品堆存后是静止的,并不产生粉尘。

    要求“自愿关闭”

    让上述企业主质疑的,还有新密市有关部门的后续行动。

    去年6月23日,新密市各乡政府通知各自所属的采石场开会,有的乡长表示,“回去该拆机器就拆机器、该卖设备就卖设备吧。”

    随后,新密市环保部门又给采石场送来了整改通知书,验收时间从原来的7月23日变成了7月8日前,足足缩短了半个月。

    “我从2009年初接手采石场后,办理采矿证等所有证件就花了半年。”一位女老板对笔者表示,现在仅仅给企业主半个月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不但要办好环保证件,还要安装好环保设备,“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些企业主看来,出台整治方案更像是一个借口,新密市相关部门的目的直指采石场关闭。

    黄明德表示,在整治方案推出的3天后,也就是去年6月25日,所有采石场都被停了电,生产必需的炸药也被停了。6月27日,新密市开始派出工作组来监督落实采石场关闭情况。该市下属的袁庄乡政府召集所有的企业主开会,并让各企业主在一份自愿关闭申请表签字,而并非整改申请表。“有一些人签字了,但很多人在表上注明了要扩大生产规模、要整改等。”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