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电闪时 宜静不宜动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关闭电源不摸水 金属管道要远离
下雨了、打雷了,除了关闭门窗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安全措施?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除了门窗外,通电的电器、电源、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都暗藏着“杀”机,需要避而远之。
防雷击要领:
★在居室内外不要乱接电线,尽量不使用高压电器;
★及时更换老化的电器;
★破损线路找专业人士维修,勿自己动手;
★雷雨天尽量不开电视,打雷时更应关闭所有电器电源;
★不要靠近通向室外的门窗,不要靠近水管、暖气、煤气等金属管道;
★尽量不拨打或接听固定电话;不在阳台的铁管或铁丝上晾、收衣服;
★不做任何洗刷(洗手、洗碗、洗衣等)。
无线设施引雷电 关闭手机不上网
雷雨天人们都知道切断电源以防被雷击,可有多少人知道,手机的电磁波会引雷。在雷雨天使用手机,会大大增加威胁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几率。
**近一周,各地媒体纷纷报出有人在打雷时打手机被闪电当场劈死的消息。那么,雷雨天打手机到底安全不?日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手机技术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手机、无线上网,甚至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等都有可能引起感应雷的袭击,但若周围有避雷设施,相对来说就安全很多。
防雷击要领:
闪电和雷电在一定情况下有可能对耳朵造成伤害。如果手机必须随时携带,那么需要注意的是,手机在雷雨天气中就像金属扣子等金属物体一样危险,打雷时应采取绝缘措施,**好的办法是关机。
摘掉身上金属物 双脚合拢蹲低处
雷雨天进行户外运动、野外的球类活动,千万别认为这是件凉爽惬意的事情,稍有不慎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1993年9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附近的一场足球比赛中,有4名球员遭雷击身亡;1996年6月,广东工业大学机电系的一群大学生冒雨在学校足球场踢足球,一声雷响,5人被击倒,其中2人被送往医院抢救……鉴于户外运动的雷击事故,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时,组委会在法国主要足球赛场地安装了一大批先进的防雷设备。此外,田间劳作、高空作业、电力作业等都是很容易被雷电击中的户外活动,应尽量避免。
防雷击要领:
★不在阴雨或刮大风天气室外作业;
★不在水面、高空和旷野作业;
★打雷时避雨切忌狂奔,因为步子大了通过身体的跨步电压就大,容易伤人;
★旷野中避雷时**好将身上金属物摘下,放在几米距离之外;
★雷雨季节外出郊游或生产,**好携带非金属的防雨用具,如塑料雨衣、木柄或塑料柄雨伞;
★在室外遇到雷雨,不要进入临时性棚屋、岗亭等无防雷措施的低矮建筑物;
★不躲在大树下避雨,至少与树身和枝叶保持两倍于树高的距离,尽量采取身体下蹲向前弯曲的姿势;
★不翻越或接近铁栏杆、铁门、变压器等;
★不在建筑物的楼面、屋顶、山顶停留,**好选择在低洼地带下蹲,并双脚并拢手勿触地。
停止行走躲干处 车内安全不开动
行人:如果正在街道或野外行走,忽然遭遇雷雨,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如果找不到绝缘物品,应迅速进入附近的建筑物内躲避。若在野外无处躲避时,应立即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找低洼处伏倒躲避,千万不能在大树下或进入无避雷设备的临时建筑中躲避。
防雷击要领:
★不穿湿衣服靠近树木或简陋建筑物;
★不在旷野高坡上行走;
★尽量避开铁丝网、孤独树林、河边、池边以及无防雷装置的建筑或设施;
★如果很多人在一起不要拥挤一处,应分开选择**低处,侧卧于洞中或躺在塑料布或雨衣上都是不错的办法;
★在野外遇到雷电又来不及躲避时切勿奔跑,应双脚并拢蹲在低洼的地方,或者保持双脚和臀部与地面接触的坐姿;
★不在户外游泳、划船、钓鱼;
★一旦误入可形成跨步电压的地段,即头发竖起或皮肤有显著颤动感时,应立刻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救。
非机动车:这里的非机动车主要指自行车和电动助力车。大雨一来,在路上的行人几乎都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只要速度快冲一冲便可避过雨淋。其实,再快也不能快过雷电。尽管自行车、电动助力车的速度不及机动车,但在雷雨中快速狂奔使身体跨步过大,电压也越大,就越容易遭遇危险。
防雷击要领:
★不在旷野骑摩托车、自行车或奔跑;
★在野外开阔地行走时,尽可能降低高度;
★不在大树、广告牌、烟囱及灯杆旁避雨;
★在身体附近发生高压电线遭雷击断时,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进入山洞避雨时,不要触及洞壁岩石。
机动车:汽车、摩托车
雷雨天气,汽车行使安全吗?其实,在一定条件下,即使躲在汽车里也并不十分安全。汽车是否行使、车体的干燥程度、汽车的外壳材料、车体的结构、敞篷车等,这些因素可导致雷电破坏汽车的电子系统和发生人身意外。很多案例告诉我们,雷电击中汽车后,多数是通过击穿轮胎放电,只有少数通过静电接地放电。所以,汽车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雷电流更多情况下通过轮胎放电,车内电子系统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基本可以确保人身安全。
防雷击要领:
★避免为了尽快达到避雨地点,快速行驶;
★勿把头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
★雷雨天停留在汽车内是安全的,但切记不要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