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与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分析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强对“三农”经济的发展与支持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三农”经济是我们各行业都应该关注和支持的大事,也是行业自身发展和长期受益的举措。在工程机械行业“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列为发展重点,有关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对此,工程机械如何支持“三农”经济发展、面对的主要任务、产品研发方向以及相关政策,提出粗浅的意见,供参考。
一、工程机械为新农村建设主要服务领域和产品研发方向 工程机械行业支持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领域,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水利资源建设,三是农田改造与乡镇建设,四是防灾工程建设。这些领域都离不开工程机械的发展与支持。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经济离不开交通运输,建设新农村更离不开交通。目前有些乡村和偏僻的山区因交通不畅丰产而不丰收,大量农作物果实积压腐烂,无法及时运出,农民只能望天长叹,有些地区有着天然的环保型养殖场地和资源开发,但不能致富发展,所以发展农村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是首要任务。国家在“十一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把发展农村交通提到建国以来**重要的发展时期。至2005年,全国通达的县乡村公路已有147.57万公里,但路面质量差异很大,半数以上还是砂石路或土路。规划中到2010年要达到180万公里,投资418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五年内要新建30万公里,另外还要改建乡村公路120万公里,其中改造成沥青或水泥路面要达到63万公里,也要新增30万公里,重点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其工程量大约相当于“十五”期间4倍。这些任务是摆在工程机械行业面前义不容辞的大事,也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潜在市场。 目前现有县乡村镇公路水平差异很大,东部发达地区二级和三级路面为主,其中有些地区大部分达到二级路面水平,而在中西部地区以三级路面或三级以下等外公路占多数。因此针对不同地区,对施工装备的需求水平和资金承担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不可能研发生产同一种水平的产品去满足市场。但是有一条标准是一样的,无论是修筑二级或三级公路,都应该达到道路修筑的设计标准,即路基的承载能力和路面质量的验收标准,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对公路施工中的土石方工程来说,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和资金状况可以采用不同水平的通用性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起重机,物料运输采用8吨以下的自卸车或农用运输车、拖拉机等,这些产品有功能齐全、结构配置比较正规完善的标准型,但价格比较高,目前县乡村公路建设主要是需求“物美价廉”的简易型产品,有人称之谓“农用工程机械”,例如青州市凯丰和郑州白云机电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土石方施工用的工程机械产品单台价格只有2~7万元水平,就是属于此类产品。但对于路基压实和路面施工作业用的装备则应以专业性路面机械来施工是非常必要的,路基分层压实要用机械式的12~25t单钢轮、11~16t双钢轮、15~20t轮胎压路机(终压)价格较低,完全能满足二级公路以下的路基压实,这是保证路基承载能力的必须装备;稳定土拌和以路拌机为主或用装载机变型改造的拌和机,而不能采用农用旋耕机来代替,条件较好地区也可采用15t/h以上的稳定土拌和站;对于沥青砼路面则要采用4.5~6m宽的**摊铺机,行走可以是自行式也可以借用拖拉机或装载机推进;对于路面平整应以平地机为主,而不能用推土机去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