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市要打造世界级生态城市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2020年城市绿地率40%、每年增加森林覆盖率0.6% 、2020年建成农家乐15000余家……在昨日刚刚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的牌匾后,我市又勾勒出未来“绿意蓉城”的美好蓝图。记者从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了解到,建设“世界级”典范的生态城市,成为了我市未来瞄准的目标!而回顾一年多来的“创森”历程,成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我市“创森”注入了新的活力,林水相依的城市风光,**演绎了森林城市的先进理念。
 
  世界**无二的优势:落差4977米
 
  “成都创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早已成为森林城市考察组专家们给成都创森亮出的特色分!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中心城市地域落差达4977米这一全世界**无二的地貌和动植物资源,给我市的“创森”注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市境内的**高处是西部海拔5346米的大雪山,**低处则是海拔仅387米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其东西高差达4977米。这样广大的幅员面积和近5000米的海拔落差,让我市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地形地貌特征,其中包括雪山草甸、森林江河、高山峡谷、平原湖泊,等等。在大量的珍稀野生动物中,举世闻名大熊猫和灵巧美丽的川金丝猴就是其中****的代表;而红豆杉、珙桐等珍贵树种,也以“植物世界的活化石”之誉,给成都和世界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森林城市理念**演绎:林水相依
 
  “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园在景中”——这样一组镜头,定格了成都——国家森林城市的镜头一角。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成为了我市“创森”**突出的亮点,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功能互补、浑然一体。
 
  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体现了我市“创森”城乡共融的先进理念。我市在规划、建设和发展上,实现城区、近郊、远郊的三者统一、三者兼顾,全市一盘棋,使我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三者兼顾。城区“以空间换绿地”,以高大乔木、森林为主体;以立体绿化为手段,增加种植攀缘植物。近郊“以绿地换效益”,发展花卉、林木种苗产业、休闲观光产业。远郊“以森林换人口”,建设各具特色的山区旅游度假集镇。
 
  “林水相依”翻开城市沁人心脾的新画卷。我市实现的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是国家森林城市理念的**演绎。我市实现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水体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道路生态防护林有机结合。
 
  城市绿化建设以乡土植物为主,以巴蜀园林为特色,大力采用廉价的乡土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形成了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头并举”的局面。而生态林、产业林和城市景观林“三林共建”,让我市生态林、产业林和城市景观林的建设和保护三者相得益彰。
 
  创出世界级生态城市:三组数据
 
  城市森林建设,“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具有世界级典范意义的生态城市成为了我市奋进的目标。据了解,我市将按一核、二带、三网、四廊、五圈、六楔、多点的空间布局,建成功能完备的山区、平原、丘陵、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形成城市青山环抱、市域绿水环绕、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展望未来,这样三组数据,勾勒出绿染成都的美好蓝图。
 
  ■绿化建设工程:2020年城市绿地率40%
 
  今后,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乔灌木种植面积比例要达到70%以上,绿地率要确保达到60%以上;主干街道形成林荫路,各类分车带和步道外侧绿化带的乔灌木种植面积占绿地总面积的80%以上,沿街(路)实施拆墙透绿和垂直挂绿;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以乔木为主,新建居住区绿化面积不得少于总建筑面积的30%。
 
  至2020年,实现城市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园绿化15平方米。而城乡绿色健康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到2020年形成“一轴一扇四廊五环多点”的布局结构。
 
  ■山地森林保育工程:每年增加森林覆盖率0.6%
 
  我市通过“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工程、人工造林”等工程的深入实施,到2010年,建立起布局与结构比较合理,具有多功能、高效益的森林资源体系,力争平均每年增加森林覆盖率0.6个百分点,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建成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体系。
 
  ■乡村生态旅游工程:2020年建成农家乐15000余家
 
  据了解。到2020年,规划在全市14个区(市)县范围内,调整、完善、新建大中小型规模、不同档次的乡村生态旅游地(农家乐)12000~15000余家。
 

产品导航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四川水岸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普通商家  
联系人 杨林  
座机电话 028-87366996  
手机号码 18011510746   
传真号码 028-87366996  
电子邮箱 scshuian@163.com  
其它联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