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外销市场变“鸡肋” 如何打通内销?
互联网 10-12-22 阅读数:
目前,面临外销转内销的多数家具企业表面上产能较大、生产能力较强、供应链整合管理效能高、有较长期的稳定客源、运作标准化程度高、生产管理先进,但实际上,这些企业所谓的核心优势就是低廉的价格,是以优质、优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优质、优价源于国内劳动力的低廉和资源的无度消耗。在国家调整农村政策、对资源型企业进行限制和全国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家具出口企业的这个“核心优势”已不复存在。特别是随着国际一体化竞争格局的加快,外销环境开始恶化、利润日渐稀薄,让出口这块香饽饽越来越变成了“鸡肋”,绝大部分外销企业都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因素:
人民币升值
2005年7月,我国实行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改以来,人民币一路升值,不但影响了中国家具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而且让所有出口企业都感受到了打击,给外销家具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家具外销市场变“鸡肋” 如何打通内销?
出口退税率降低
近年来,国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转变增长方式、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强,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多次结构性调整。由于很多企业都将出口退税作为自己的主要利润部分,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2007年7月1日,国家财政部再次发布出口退税新政策,将家具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低两个点至9%,迫使家具出口企业去寻找新的利润点。
原材料价格上涨
近几年,家具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均大幅上涨,木材、石油等价格自2004年以来一路上扬,使得家具生产原材料大幅上涨,造成了出口产品的成本上升,而出口家具的销售价不能成比例地上升,让企业成本越来越高而利润越来越薄,而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出口成本优势增强,如越南等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成本竞争力增强,优势明显,对我国企业的家具出口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加大了家具出口企业的生存压力。
贸易壁垒与反倾销等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