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凸显节能改造安全“软肋”保温建材双向突围
互联网 10-12-20 阅读数:
强化管理刻不容缓
针对上海“11·15”火灾,业内专家不约而同地强调,要从源头上控制火灾隐患就必须加强对阻燃材料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
近几年,我国建材行业发展迅速,已建成投产的聚氨酯建材厂家已达数百家,除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外,这其中也不乏众多民营中小企业的身影,聚氨酯泡沫板材年产量高达25万-30万吨。但繁荣表象下掩藏的是市场混乱的现实:产品品质鱼龙混杂,价格参差不齐,甚至有不良厂家将完全不具备阻燃效果的产品当作符合国家阻燃标准的合格品来销售,真正具有良好阻燃效果的材料产量不足国外的1/10。
巴斯夫特种聚氨酯(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经理张鹏表示,中国是对建筑材料阻燃性能要求**严厉的国家之一, 其主要测试方法与欧洲相似,但如果不进行现场抽检和严格的监管,就等于没有标准。对材料的阻燃等级加强监管十分必要。
企业界人士担忧的是,任由不合格产品扰乱市场秩序,对我国建材行业的长远发展将是一场毁灭性打击。为此,他们呼吁各相关企业要在产品的质量上下功夫,真正研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端阻燃材料,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形成规范的市场环境,尽早将不合格厂家淘汰出局。
上海“11·15”火灾还进一步凸显出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早在200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幢高层建筑“经纬360度”就曾因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引致火灾;2009年5月同样由于违规施工引燃杂物,**终酿成广州歌剧院的大火……
刘卫东认为,除了大力推广合格保温材料的应用,更关键的是对施工现场严格管理。我国对装修和建筑防火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在保证建材满足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施工阶段和日常使用阶段的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施工技能培训。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在减少建筑能耗的同时**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据悉,使用聚氨酯硬泡做建筑外墙保温,**关键的就是在聚氨酯硬泡未做外防护层阶段(如水泥抹灰)对火源进行严格管理,这需要施工单位对现场严格管理,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强化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