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凸显节能改造安全“软肋”保温建材双向突围

互联网 10-12-20  阅读数:

     2010年11月15日发生在上海胶州路的特大火灾事故使一向不为外界所关注的保温建材浮出水面。由于火灾现场正在进行建筑节能改造,保温建材似乎成为助长火势的“罪魁祸首”。一时间,对保温建材安全性的质疑不绝于耳。

     据了解,目前建筑能耗几乎要占据每年我国总能耗的1/3。在国家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各个城市都在进行建筑节能改造。而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到2020年,国内大部分既有建筑要完成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在东部地区要实现节能75%,中西部地区争取实现65%。建筑节能市场前景广阔。

火灾凸显节能改造安全“软肋”保温建材双向突围

     一面是人们对保温建材的质疑,一面是即将出现的巨大市场契机,我国建材行业如何走出困局?

      硝烟包围“聚氨酯”

  上海“11·15”火灾调查中,有人将矛头对准大楼的外墙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认为其耐热差,燃烧时还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是引发火灾的“罪魁祸首”;也有人认为保温和防火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二者不能兼得。双方言辞激烈,各执己见。

  针对聚氨酯泡沫是否易燃,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聚氨酯制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卫东表示,这是由聚氨酯泡沫的种类和配方决定的,不同的种类和配方,其燃烧性能也不同。建筑保温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添加阻燃剂的聚氨酯保温材料。

  上海市新材料协会特邀专家黄茂松也表示,燃烧产生的气体毒性取决于聚氨酯泡沫的结构,以及添加的阻燃剂和抑烟剂的成分。毒性不是不可改变的,更不是必然的。他拿出了一份日本聚氨酯工业协会有关聚氨酯泡沫安全性的试验报告。报告介绍了对老鼠进行的毒性试验,得出的结论是:用聚氨酯硬泡和软泡材料制成的相同体积的样条在同样条件下生成的分解产物与木材燃烧时产生的危害物质强度相当。

  即便不断有业内专家学者站出来向公众解释聚氨酯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安全建材,人们的心中似乎也还是心有余悸。

  “即使像汽油、石油液化气、天然气这样的易燃物品,在我们周围应用也十分广泛。如果因为它们具有危险性而禁止使用,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不便。”刘卫东指出,“当前实行的各项建筑节能措施中,采用聚氨酯材料是一种非常理想、经济、有效的方式。”

  据了解,聚氨酯材料的保温效果是聚苯板的1.75倍、砖石的29倍、木材的85倍、混凝土的89倍。由于施工容易、装饰效果好,目前在北美尤其加拿大,聚氨酯用于建筑保温的市场份额每年都以5%以上的速度递增,并且很多是用于木质结构建筑的墙体内保温。在欧洲,3升房、0升房都是采用的聚氨酯保温系统。

  “采用聚氨酯材料不仅有助于减少建筑耗能,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决定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存废要慎重,否则有失公允。”黄茂松对记者说。

  据上海市消防局初步调查,失火大楼10层以下的聚氨酯硬泡大火后基本保持完好,没有燃烧。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