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强制断电”陶企全面停产陷入水生火热中

中国陶瓷网 10-12-17  阅读数:

      “更怕工人流失。现在工人太难招了,之前我们一天都很难招到一个人,我这里的工人都是原来在这里做事的老乡带进来的,一走就是一大帮,重新投产后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回来。”王明说道。       生产瘫痪,陶企忙着维修清库存留人才       恩平的“断电风暴”仍在继续。在生产线完全停摆的情况下,除了盯着损失报表的数字叹息之外,为了尽量将损失缩减到**小,部分企业也被迫开始采取应急措施。截止记者截稿时,恩平除几家陶瓷企业采用发电机发电勉强维持部分生产线的生产之外,绝大部分陶瓷企业的生产线仍处于瘫痪状态。

      记者在一家陶瓷企业的厂房看到,整个车间就生产线的两头出现稀拉的人影。十几个工人正在往几辆大型货车上装载瓷砖成品,在窑炉周围,几个技术人员正在检修机器。王明告诉记者,在无法生产的情况下,公司只能调整生产计划,将生产设备检修工作提前,做好本企业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断电期间企业生产设备安全。另外,公司正在制定计划,或考虑将明年开春后的窑炉点火时间相应提前,为防备开工时工人岗位人数充足,目前公司将全力留住工人,管理层已加强和在职工人的沟通,做好准备返乡过年的工人思想工作,稳定他们的情绪,争取让更多的工人能在年后开春能提前返工。除此之外,停产的陶瓷企业,为了满足经销商的供货需求,在恩平陶瓷企业中除两家企业在其他产区有生产线,能维持一部分产能外,其他大部分企业库存面临掏空,而大多数企业的库存只能维持不大一周时间的需求。       应付“节能大考”’,为何总是“突然袭击”?       12月12日——16日,记者在采访恩平市的多位陶瓷企业老板时,他们都纷纷表示,即使为了加强恩平市节能减排工作,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的目标,但是为什么不提前发个通知或者提醒警告?       “这样就有时间去安排或准备停窑、补充库存等准备工作。如果在限定时间内达不到要求的,再采取强制措施也是有理可依。怎么能昨天下发了通知,今天就得立刻强行断掉?至少给我们个缓冲期吧,多少企业手上还接了订单?不能按时完成就是失信,政府不是一直在强调诚信吗?现在又是谁逼着我们不诚信?”       “既然是8号下文件要求12号停电的,为什么企业11号才收到文件?这当中不排除政府与企业沟通速度、办事流程效率的原因,但就算以**快的速度下达到企业那里,那么8号到12号四天的时间,对企业来说,也是远远不够。”       “陶瓷虽然属于‘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但目前这种为应付‘节能大考’的一刀切行为,对节能减排进行了技术投入和改造的企业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初衷。”       “《电力法》明确规定,‘供电企业在发电、供电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不得中断’,‘供电营业机构,对本营业区内的用户有按照国家规定供电的义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对其营业区内申请用电的单位和个人拒绝供电’。恩平市的强行断电政策不但严重侵害了企业和居民的合法用电权益,也直接损害了电力企业的法定供电权责。”       ……       如此种种怨言,政府并非不知道。       据记者了解,恩平市的上级行政单位江门市人民政府其实早在2008年2月3日就向其辖区内的各市、区、市直有关单位下发了《江门市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制定了“全市‘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8%的目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这份实施方案与可以查阅到的全国其他省市的方案大同小异。方案提出“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强相关技术开发应用,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完善落实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税收政策”等数十条具体举措。        让王明等众多陶瓷企业老板感到气愤的是:江门市政府早在2年前就出台了很多关于推动节能减排的措施,为什么到现在还需要采用这样突然断电的办法?一项为期2年的节能减排工作,为什么好像到了**后半个月才被想起来?政府此前都做了些什么?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