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强制断电”陶企全面停产陷入水生火热中
中国陶瓷网 10-12-17 阅读数:
记者在一家陶瓷企业的厂房看到,整个车间就生产线的两头出现稀拉的人影。十几个工人正在往几辆大型货车上装载瓷砖成品,在窑炉周围,几个技术人员正在检修机器。王明告诉记者,在无法生产的情况下,公司只能调整生产计划,将生产设备检修工作提前,做好本企业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断电期间企业生产设备安全。另外,公司正在制定计划,或考虑将明年开春后的窑炉点火时间相应提前,为防备开工时工人岗位人数充足,目前公司将全力留住工人,管理层已加强和在职工人的沟通,做好准备返乡过年的工人思想工作,稳定他们的情绪,争取让更多的工人能在年后开春能提前返工。除此之外,停产的陶瓷企业,为了满足经销商的供货需求,在恩平陶瓷企业中除两家企业在其他产区有生产线,能维持一部分产能外,其他大部分企业库存面临掏空,而大多数企业的库存只能维持不大一周时间的需求。 应付“节能大考”’,为何总是“突然袭击”? 12月12日——16日,记者在采访恩平市的多位陶瓷企业老板时,他们都纷纷表示,即使为了加强恩平市节能减排工作,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的目标,但是为什么不提前发个通知或者提醒警告? “这样就有时间去安排或准备停窑、补充库存等准备工作。如果在限定时间内达不到要求的,再采取强制措施也是有理可依。怎么能昨天下发了通知,今天就得立刻强行断掉?至少给我们个缓冲期吧,多少企业手上还接了订单?不能按时完成就是失信,政府不是一直在强调诚信吗?现在又是谁逼着我们不诚信?” “既然是8号下文件要求12号停电的,为什么企业11号才收到文件?这当中不排除政府与企业沟通速度、办事流程效率的原因,但就算以**快的速度下达到企业那里,那么8号到12号四天的时间,对企业来说,也是远远不够。” “陶瓷虽然属于‘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但目前这种为应付‘节能大考’的一刀切行为,对节能减排进行了技术投入和改造的企业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初衷。” “《电力法》明确规定,‘供电企业在发电、供电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不得中断’,‘供电营业机构,对本营业区内的用户有按照国家规定供电的义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对其营业区内申请用电的单位和个人拒绝供电’。恩平市的强行断电政策不但严重侵害了企业和居民的合法用电权益,也直接损害了电力企业的法定供电权责。” …… 如此种种怨言,政府并非不知道。 据记者了解,恩平市的上级行政单位江门市人民政府其实早在2008年2月3日就向其辖区内的各市、区、市直有关单位下发了《江门市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制定了“全市‘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8%的目标,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这份实施方案与可以查阅到的全国其他省市的方案大同小异。方案提出“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强相关技术开发应用,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完善落实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税收政策”等数十条具体举措。 让王明等众多陶瓷企业老板感到气愤的是:江门市政府早在2年前就出台了很多关于推动节能减排的措施,为什么到现在还需要采用这样突然断电的办法?一项为期2年的节能减排工作,为什么好像到了**后半个月才被想起来?政府此前都做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