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玻璃行业的现状 期待标准突破
中国质量新闻网 10-11-26 阅读数:
据了解,11月1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60太阳能光伏玻璃 产业研讨会在广东深圳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我国已成为世界玻璃生产**大国,但整个产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修订等工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对此,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黄建斌认为,要推动我国玻璃行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以及更大发展,标准化是一个有效手段。
行业发展高速“滚雪球”
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平板玻璃工业进入发展高峰,连续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至2009年年底,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超过200条,平板玻璃产量达到5.77亿重量箱,占全世界总产量的53%,已经连续20年位居全球**。在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玻璃工业的生产规模、装机水平、产品结构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国玻璃行业的现状 期待标准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玻璃加工企业超过4000家,年产中空玻璃超过两亿平方米,钢化玻璃1.8亿平方米,镀膜玻璃超过8000万平方米,夹层玻璃超过4000万平方米。2009年,在逐渐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后,低辐射镀膜玻璃、节能中空玻璃和太阳能光伏玻璃等节能玻璃产品的产量大幅提升,并且在未来还会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玻璃行业在“滚雪球”式的快速发展同时,面临着产能过剩、标准滞后、发展无序、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等诸多问题。未来几年,玻璃行业的发展目标就是因势利导,加快推进玻璃工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重复建设,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配置到优化存量、培育新的增长点上来,注重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和新型玻璃产品,促进玻璃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