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家具企业外贸转内销感叹有点“水土不服”
广州日报 10-11-26 阅读数:
李志刚说。他说他已感觉到如果单靠外贸生意“一条腿走路”很可能会走入“死胡同”,于是从今年开始,他们研发了一个儿童家具的品牌,开始走进国内市场。
困惑
内销“复杂”自称还是门外汉
李志刚如此形容外贸生意:“收单、加工、出口、收钱,就这么简单,而且一旦订单来,下单方会先给30%的定金,产品一离厂,对方的余款就会打过来。这么好的生意,如果不是市场不好,谁会放下?”
他说,外贸生意是客人已经确定要这批货,只要生产中不出大的纰漏,铁定有钱赚。内销却不同,“你做出来的东西还不一定有人要,承担的风险明显加大”。李志刚一开始不敢大干,只投入了100多万元,做了一个系列,算是“试水”。
而当李志刚慢慢进入内销这块领域后,发现问题越来越多。“不仅仅是研发、生产,你还得进入流通领域,还要做售后,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比做外贸时要复杂。”李志刚告诉记者,他的思维如今都还没能完全转变过来,比如产品做出来之后,如何打入市场、怎样做品牌推广。“这些我们还都是门外汉。”他说。
实践
在沪开店卖产品“摸石头过河”
“内销这块‘蛋糕’吃的人多,竞争异常激烈。”李志刚发现,内销这块“蛋糕”并不是那么容易吃。
李志刚把他们生产出来的内销产品拿到了一个专业展会上,得了个银奖。“业内人士都很肯定,但市场会不会接受,我真的没底。”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