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有保有压:支持临沂板材业集群发展
互联网 10-11-11 阅读数:
山东省临沂市地处鲁、苏两省交界处,依托成交额位居全国第二的批发市场、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和丰富的林业、劳动力资源,近年来板材加工业得到迅猛发展,产生了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效应。然而,本身就是传统的“两高”行业之一,且仍存在部分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虽然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回暖,但国际竞争和市场竞争仍然很激烈。银行业要通过“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推动板材行业积极采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先进技术工艺,与企业携手共同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
一、 临沂板材产业集群概况和现状
临沂板材业以兰山区义堂镇为中心,向外延伸到朱保、枣沟头、费县探沂、新桥、刘庄等地,系全国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全国四大板材生产、加工、集散地,集群内拥有板材及相关配套企业4000多家,其中年产值500万以上规模企业450余家,深加工生产线600多条,年产各类人造板1000万立方米,从业人员20.3万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欧洲、中东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了以板材加工为主,木材旋皮、木业机械、化工、原木经销以及物流运输等配套齐全、互相补充的一条龙式发展的产业链集群,每年可安置就业人口十余万人,为我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整个国际进出口形势回暖,我市的木业进出口呈现较早、较快和恢复性增长。笔者从木业协会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市木业自营进出口额24353万美元,同比增长39.5%。其中原木进口7275万美元,同比增长85.8%;木质板材出口17079万美元,同比增长26.1%,木质板材出口占全市全部出口商品的比重为13.3%,同比增加了0.4个百分点。目前出口已近恢复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板材生产出口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虽减少11家,但出口额同比增长34.7%。
二、 支持板材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我市板材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虽具有点多面广的集群优势,但却存在着规模小、布局分散的问题,企业受国家调控和国内外市场行情影响较为明显,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目前,国内市场,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还存在变数,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受此影响,全国各地楼市观望情绪弥漫,这将对家具、装修行业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压制所用,尤其是国产木皮、木枋、人造板等原材料的市场需求量可能出现增长乏力的局面。在国际市场,各种债务危机频发,国外客商态度谨慎,大批量采购的情形不会常有,这对欧美木皮、木枋以及国内的夹板、中纤板、大芯板、科技木皮等产品的业绩将构成较为明显的拖累。
二是企业产品雷同,竞争力不强,企业利润成长空间狭小。一方面,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以生产人造板、胶合板、多层板、建筑模板等初级产品的粗加工为主,产品的品种、质量相当,过于依赖产量,靠薄利多销,不能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环保产品品种较少,不能迎合市场需求。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后,低碳、环保理念备受推崇,环保板材制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凸显,如E0、E1级人造板材以及富深手工贴木皮胶等甲醛含量极低的产品等,而这些产品在临沂板材产品中占比较低。同时,自去年以来,劳工薪酬、油费运费等其它成本不断增加,临沂板材行业的综合成本一直在高位运行,较高的成本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利润的增长。
三是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较少,影响授信额度。在这些众多的企业当中,所使用的土地大多都是承包农村的集体土地,每年按时交纳土地承包费,生产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多为粗加工设备,无正式的发票,所建设的厂房大多为大棚彩钢瓦,无正式的房产手续。而且企业普遍存在着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授信所需资料不完善等现象。受以上条件所限,即使经营较好的企业也难以取得充足的授信支持,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产业的发展。
四是板材行业面临着提升改造,产品面临升级换代。纵观全国整个板材行业的发展趋向是,逐步向精细化、高端产品、终端消费产品过度,特别是在南方已初步完成了产成品的转型升级,如形成了以木地板、家具、办公用品等高端消费终端产品为主的新型板材业,在消费市场终端具有较高的**度。而我市的板材业仍然以初级的板材粗加工为主,没有**企业,形不成品牌效应,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面临着整合、提升、改造的任务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