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探寻陶瓷废弃物的再利用之路
互联网 10-11-03 阅读数:
事实上,2008年以来陆续面市的包括欧神诺的晶立方及蒙娜丽莎QQ板在内的产品,也都在抛光废渣循环利用方面取得了突破。
溶洲建筑陶瓷二厂的邓先生坦言,越来越多企业加入这场“变废为宝”行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看中了废渣利用的成本优势。据他介绍,以陶瓷原矿价格70元/吨计算,陶瓷废渣的收购价一般稳定在10元左右,加上精加工费用,废渣转变成生产原料,成本**多也仅仅为25元左右。
“项目完成时陶瓷固体废料的每年使用量达到2万吨以上,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00万元以上。”邓先生说,不仅如此,溶洲外墙砖的常年客户是保利、中海、和黄等大型房企,掺入废渣生产的产品已经获得这些客户的认同,甚至反映质量更好。“我们从2005年开始利用废渣,这些年溶洲牌外墙砖一直是广东省名牌,无疑是对废渣利用的肯定。”
不过让邓先生感到苦恼的是,溶洲已经在这个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笔的资金,而且废渣利用率也较高,但在申请相关政策优惠时仍非常困难。
“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发改委有一份文件对工业废渣利用进行鼓励,达到70%可享受税收优惠。但这份文件中,没有明确陶瓷废渣是否属于工业废渣,使得企业主很迷茫。”邓先生说。
禅城区科技局人的有关人士也坦诚,陶瓷废渣利用本身是一个行业自发形成的课题,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扶持优惠政策出台。
对于抛光砖来说,也期待明确的标准政策出台。据了解,轻质砖目前还没有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没有标准,产品就没有‘名分’。没有施工规范,很多施工单位不敢用。”上述吴建青说,没有标准也使得企业在市场上不敢大力宣传产品是用抛光废渣做成的,因为担心消费者误会,以为用废料做的就不好。
“目前还是有部分企业不重视陶瓷废渣利用,就是因为市场标准和政策不明晰。”吴建青透露。
据本报记者了解,2009年3、4月,行业标准《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和国家标准《陶瓷板》先后公布,使得超薄砖迈入大规模推广的绿色通道,这也引得轻质砖企业一阵“羡慕”,也期待类似的“护身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