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难度大 陶瓷企业深陷内外交困

互联网 10-10-29  阅读数:

    中国陶瓷史上“**大反倾销调查”,近期欧盟已将其正式立案。这对于近期受累人民币升值重压的陶瓷出口企业,无疑又是一大噩耗。

    外面的路不好走,企业想要“回来”也并非易事。巨大的转型风险以及垫付资金,让陶瓷外销企业望而却步。同时,国内一再收紧的房地产市场,让国内的陶瓷市场也感到阵阵寒意,陶瓷企业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陶瓷出口频频受阻

    欧盟国家面临包括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大幅贬值、各国经济增长形势低于预期等问题。同时。金融危机后,由于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强国的陶企财务负担加大、生产成本上升纷纷减产甚至停产。中国陶瓷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出口量不降反升。业内人士指出,以上这种情况或是导致此次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立案的直接原因。

出口转内销难度大 陶瓷企业深陷内外交困

       不仅出口欧洲,我国是陶瓷出口大国,瓷砖年出口量在7亿平方米左右,且年增长率在10%左右。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保护当地陶瓷产业的发展,开始实施各种近似苛刻技术标准制造贸易壁垒,增加了中国陶瓷企业开拓国外市场的难度,外贸环境十分险恶。

  波兰要求每批进口陶瓷砖均须提供CE认证证书正本。2009年9月18日,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餐具及其他家用或卫生瓷器作出反倾销终裁,采用**低限价措施,有效期5年。泰国对华陶瓷反倾销于2009年12月3日正式立案,对所有中国出口至泰国的釉面和未上釉瓷砖均进行反倾销调查。

  陶瓷企业出口四面楚歌的背后,是欧美、亚洲经济低迷,带来了陶瓷消费市场的萎缩,中国陶瓷企业良好的销售形势,自然引起该国同类行业企业的质疑。

  事实上,陶瓷企业要担心的并不只是这些。据介绍,随着欧洲、美国等中国重要贸易伙伴国家企业库存周期的到来,外国企业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减弱。

  此外,人民币的升值也会加重陶瓷企业的出口负担。截至10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6.67元。8月中旬以来,国际美元价格再次一路下滑,欧美等国进一步向人民币施压,升值预期进一步升温。这无形中抬高了陶瓷出口企业的成本,极大地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减弱了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