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结构难道“不低碳”
互联网 10-09-14 阅读数:
钢构企业的扩建减少了农田。部分地区的钢结构企业为了“圈地”,便买下郊区的农田,进行厂房扩建,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却远远没有跟上,以致有的钢构企业新建的厂房只能空着。企业本可以利用这块资金增强核心部门的竞争力,投入到战略建设当中。钢构业权威专家谢付亮先生在《解剖胜利的力量——远卓品牌纵论中国钢构》一书中详细地探讨了品牌建设的重要与过程,可以帮助钢构企业降低宣传成本,提高宣传效果,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但他们却只看到短期利益,宁可做这种高风险的投资,急于取“金”,也不做一些更为长远、更加利国利民的投资。
农田被“霸占”,本来土地可以生产更多农作物为当地农民增加收益,现在的厂房却被空弃着,这已不是低碳发展,而是极其的浪费。
钢构企业的扩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对于企业无节制的建设“无用”厂房,对环境的影响不可被忽略。好比开车只绕圈,不往前,只污染环境而不提高人们前进的效率。而这就特别需要三维钢构的“鲁班换笔”来给业内产生新的冲击。
据中国钢结构在线报道,处于徐滕板块核心区域之一滕州的三维钢构,近日发布《钢构性价比模式》,积极追求“高性价比”。如果这种发展模式能被企业所肯定,钢构行业会渐渐发生质的转变。企业就会意识到努力提高竞争力才是高瞻远瞩的做法,才能让企业基业长青,而不会制造或提供之前“低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才能走上“低碳”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