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陶瓷产业在危机中的思考

互联网 10-08-19  阅读数:

  陶瓷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优秀的品牌企业,他们已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在行业中起着**作用,例如:马可波罗、欧神诺、新明珠、东鹏、金意条、箭牌、四维等等,实践证明品牌已成为抵御危机的有力武器。

  但是品牌建设恰恰是一部分陶瓷企业的软肋,不少企业认为品牌是包装和宣传出来的,殊不知品牌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品质好只是个前提,企业需要在各个环节上努力,并通过整合发挥合力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心智,直至今日,黄建平还是认为自身有很多不足,觉得渠道建设不如东鹏、诺贝尔、论成本控制不如宏宇和顺成,可以说如果没有黄建平谦虚的心态,对市场的认知,对传承创新的深度理解,没有十年磨一剑的不懈努力,就没有今天的马可波罗,黄建平也成为陶瓷行业中的**人。在陶瓷行业中,正是有了包杰军,何新明,叶德林,霍炽昌,何乾,谢岳荣等这样一批优秀的领军人物,才使得陶瓷行业中创新层出不穷,能在世界陶瓷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高瞻远瞩的企业家是品牌建设的灵魂。

  陶瓷行业运行模式的创新

  陶瓷行业的提升决非单纯在制造环节中的创新,也需要在整个产业链中进行资源整合,进行运行模式的创新。

  关于整体解决方案

  陶瓷行业中一些领军企业,都提出了空间整体解决方案,整体卫浴的概念,这也是消费者的期望,但如何实现这种期望,却有不同的理解。在**陶瓷行业很多年的家电行业中,其领军企业海尔在若干年前就提出了整体家电的计划,并且制订了国家标准,但数年之后,海尔就宣布停止实施该计划,因为它得不到市场的支持,该计划的本质是企图利用海尔品牌的光环效应,以带动它数千种在家电行业并不出色品类的产品销售,这是过度利用了这种光环效应。整体解决方案应该是各品类中,优秀产品的**佳组合,大而全的企业必然不精,因此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陶瓷行业的警惕,品类过度延伸,必然会逐步稀释品牌的光环,使长期积累的品牌竞争力逐步减弱,事实上,海尔的品牌光环已经在不断淡化,逐步失去了昔日的影响力。为了将市场中各种优秀的资源进行整合,陶瓷行业中已经出现了将陶瓷、卫浴、厨柜、照明、家具、空调等进行整合的“冠军联盟”以及各种形式的联盟,尽管十分粗放,但却是十分有益的尝试,要和世界强国竞争,就必须要对各种运行模式进行探索,空间整体配套方案就是对流通领域运行模式的探索,此外陶瓷行业还可以从资本市场的视角探索陶瓷产业的提升之路。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