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钢构:在标志建筑中频频亮相的大品牌
钢构之窗 10-08-09 阅读数:
核电建设的“国家队”
上世纪90年代初,当“能源建设”的新词语还不为众所知的时候,中建二局早已先后承接和建成了一批风力发电厂、核电站。成立于1991年的阳光钢构是积极应对承建深圳妈湾电厂而诞生的。建厂初期,他们率先进入核电领域带着两个目的:一是打造中华民族自主品牌;二是下载当时**的西方技术,要保持竞争力,阳光钢构需要这些技术。虽然中国核电的特效还比不上当时的美国、欧洲,但从细微处入手,他们将“精品钢构铸天下”作为事业的追求,不断追究更好、更精,在核电领域树起了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1992年7月,阳光钢构**次出手进军电力建筑,仅仅用了8个月,按期完成了7000吨钢结构制作,**地建成了承载着中建二局人梦想的妈湾电厂。阳光钢构旗开得胜,一举摘得了建筑工程鲁班奖。妈湾电厂的成就,可能在真正的意义上,是阳光钢构自己成就了自己。自此,他们形成了以惠州LNG燃气电厂、岭澳核电站、深圳宝安垃圾电厂、台山核电站、国电福建南埔电厂、阳江核电站、广西来宾电厂二期、越南协福电厂为代表的电厂系列,在业内独树一帜。
2 1世纪以来,中建二局深入细化执行中建总公司的“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战略,使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遍布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阳光钢构积极应对建筑市场的新形势,制定了“立足基地、开拓北京、扩展深圳、发展新点”战略方针,进军核电领域纵深地区,成为全国核电建设的“国家队”。阳光钢构得益于拿下大亚湾核电站工程,使他们成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问鼎核电建设的**队伍。
阳光钢构靠的是实力。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在全世界电站大奖评比中荣获国际大奖。但是,在做大亚湾核电站时是外国人领着他们干,1999年挺进岭澳核电站则是自己单独干。这是“**次”,上上下下都感到责任重大。他们说:“岭澳不是试验场,不允许寄希望‘错了就改’。”为了保证核电站将来安全运行,他们要求消除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可能产生的任何一点事故的阴影,确保安全、质量“双双**”。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人类史上**严重的核泄漏事故,电站周围1000平方公里的地区遭到放射性污染,数十万人被迫撤离。机房屋顶烧着了,柏油路面融化了,就连金属也熔解了……核电站变成了人间地狱。当事人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做核电站工程不允许有丝毫差错,要对所有的生产要素实施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包括原材料、辅料的跟踪和控制,从钢材到焊丝、压力表,都要到产地作实地考察,设备、工艺、成份、性能等,一切都要书面记录。“管理文件化”,这令很多钢构企业闻所未闻,阳光钢构却做到了,成效相当显著。所谓管理文件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做之前先写,按写的去做,把做的写下来。”在核电站施工的任何活动都有书面规程,按规程要求实施各项活动,再详细记录实施活动情况,以证明这些活动是完全按规程要求实施的。例如,焊接的钢材坡口是多少度,压力表标定的合格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焊接气体的纯度是多少……在工地上一切都“口说无凭”,自然少了许多长官意志、行政命令。施工现场中经常流行这样的话语:“对任何无文的行为说‘不’”、“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没有记录的事情等于没做”,否则就会被打入“黑名单”,丧失诚信资格。一次,主厂房循环水工程在30多米距离扎150根双层钢筋,多扎了1根,推倒重来,返工费时一天半。当事人老老实实对这一切作了记录,记录材料事后又进了《现场教科书》,对员工是一次**好的培训教材,连教授级工程师也不落下。资深老工程师对记者说,任何人不能反感“文件”,因为这些文件反映的都是规律。我们干任何一件活都不允许延期,但也不允许提前,没有“赶工期”这一说。“赶工期”常常违反建筑规律,本应“十月怀胎”,你非叫他八个月落地,那是“早产”。阳光钢构早就在实施比ISO9002要求更为严格的HAF0400标准了(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2009年底,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建成投产,基本形成自主品牌核电站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制造国产化能力,为高起点引进、消化、吸收第三代核电技术打下基础。眼下,阳光钢构正在做台山核电站工程。该核电站二期是我国“十五”期间**开工的核电项目,是国家核电自主化的依托项目。项目采用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108万千瓦级的压水堆核电机组。根据广东省核电规划,到2020年,全省核电装机3000万千瓦,使广东核电比重达到总发电量的1/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大亚湾、岭澳到台山、阳江,四大核电站将成为广东“核电特区”的基础。有意味的是,四大核电站均主动邀请阳光钢构去投标,由此足见这支队伍的实力和进军核电建筑的胆略。一个个工程,犹如浩淼宇宙中一颗颗璀璨之星,见证着阳光钢构击节前行的每一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