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国际市场烽烟滚滚 中国企业如何突围?
互联网 10-08-09 阅读数:
除了国内LED照明企业在以广东为中心疯狂布局,近年来,还陆续有台资企业到大陆生产上游产品,如台厂鼎元光电在武汉投资设立元茂光电,以生产LED芯片为主;2009年,另一家台厂璨圆光电LED生产基地亦选在山东威海落脚。
无独有偶,在中国LED照明市场“一片大好”之际,国外的LED照明企业也先后入驻中国,逐渐形成合围之势。Cree亦宣布在惠州设LED芯片生产线;而日厂日亚化(Nichia)亦拟在大陆设厂,扩展产品线。今明两年,LG伊诺特将在惠投资超1亿美元,用于LED封装、背光和照明应用。据称,该项目是LG伊诺特全球10亿美元LED项目投资中的首期投资。
“日亚为了寻找新的收入源,准备切入中低端市场,并宣布将在中国开设新工厂到2020年中国大陆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市场。”日本日亚化学执行副社长兼首席运营官田崎登去年在SSL大会上曾如此表示。
“下一步,我们会以上海为中心,建立B2B代理模式,并通过网络销售及现有的流通渠道,在中国市场上全面铺开。东芝株式会社新照明系统事业统括部参事莳田和明向记者透漏了东芝在LED照明产业的规划。
而德国量一照明以完整的产品线策略准备“扎根”中国,在LED商业照明、T5全系列照明、全智能消防应急照明、光源电器四大领域上,量一二期生产基地也计划投资5000万,组建LED商业照明研发及生产、封装基地。
目前,日亚、CREE(科锐)、欧司朗、飞利浦,GE等LED及照明领域的五大公司,也在各自占优势地位的细分市场领域进行布局和圈地。日亚的策略是占领高端显示屏市场。科锐在大功率产品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欧司朗凭借其在汽车灯领域的牢固基础,已经占据汽车灯的大部分市场。
至此,中国的LED 照明,形成了以美国、亚洲、欧洲为主导,以日、美、德为产业**,中国台湾、韩国紧随其后,中国大陆国产企业紧随其后的梯队分布状况。
“短板”缠身
虽然目前LED照明产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但国内LED照明产业链布局较为完整。可是这个产业的市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目前中国的LED照明企业虽然很多,但没有**企业。”雷士照明董事长吴长江告诉记者另一个中国LED照明产业中存在的问题。目前LED照明公司都是民营企业,年产值超过20亿的公司屈指可数。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秘书长刘升平证实了这一说法。刘升平告诉《环球财经》记者,目前照明行业的现状是,几乎没有一家照明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而对老百姓来说,**现实的选择就是宁愿用几元钱的白炽灯,也不愿换上动辄上百元的LED灯,从而限制了LED的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