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寄予美好愿望的建筑
兰格钢铁网 10-07-16 阅读数:
简洁大气
有数据显示,为了确保可靠的照明、供暖和制冷,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筑物能耗占了全球40%的能源,温室气体排放占了21%。
然而,“汉堡之家”证明了一幢超低能耗建筑,可以利用地热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有效利用人体和室内电器等被动热源的余热,来满足室内绝大部分的能源需求,这真是一幢“寄予美好愿望的建筑”。
让我们从外面再来打量一下“汉堡之家”。
针对上海夏季酷热特意设计为坐南朝北,朝南一面没有窗或窗很小,朝东一面和朝北的一部分则是大片的落地窗。
落地窗内都有人字形水泥支架,简洁大气,有现代建筑冷峻刚毅的美感;楼上的伸出的“抽屉”不仅对楼下起到遮阳作用,还是公共平台,给城市人多一些与人交流的空间。
窗户外侧墙上都立着一个红色金属遮阳屏,窗花一样镂空,阳光充足时电脑就会操纵其自动合上,遮阳但不遮光。
还有一棵红色的“愿望树”从楼里探出“树枝”,这是用10吨钢材做骨架,手工艺人用竹篾现场编成的艺术品。
和世博园区很多场馆开门迎客不同,这里的门时时紧闭,刚开园人少那些天,每次路过这里都以为是还未开馆呢。现在,即使门口参观者排成长队,工作人员也是在和里面通话后才放人进去,门在参观者身后又迅速合上。原来这是为了不让里面的冷空气“逃逸”,不用空调,温度始终保持在25摄氏度上下,自然需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与众不同
走进“汉堡之家”,会觉得这怎么像一幢毛坯房,到处是混凝土墙,没有半点粉饰,只在扶梯扶手处刷了一些油漆。
岂知在设计师眼里,要展现的就是建筑的肌理美,为此,设计师直夸建筑工人手艺好,抹墙很平整。
像这样的与众不同在“汉堡之家”比比皆是,有一些是美学追求,更多的是“被动房”的节能要求。
这里的红砖质地非常密实,特殊方法烧制而成,本身就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再用5层砌起来,外墙**厚处超过90厘米。
这里的每一扇窗户都来自德国,是汉堡“被动房”研究所认证过的特殊材料制成的三层玻璃,中间充满惰性气体(氪气),窗框和门框也是采用特殊绝缘材料制成,降低了热桥效应,其他建材基本都产自中国。
还有屋顶,有厚达19厘米的聚氨酯隔热层,不像一般顶楼夏天酷热冬天阴冷。上面菱形方块太阳能板,又为建筑撑起了一把“遮阳伞”。
我和参观者一起来到地下室开始参观。一面汉堡全景灯箱墙前,很容易就找到了“汉堡之家”的原型H2O大楼,有玻璃幕墙部分是办公室,有阳台或落地窗部分是居住空间,办公室、居住空间在“同一屋檐下”,不用跨过半个城市去上班,这是生态建筑倡导的健康生活模式。
这里还能见到“愿望树”的根部,遒劲的“树根”象征汲取汉堡市民对宜居城市向往的能量,茁壮的“树干”象征着这些愿望被有效地传达到城市生活的核心领域,纷繁的“枝蔓”则象征着分享与交流――――从地下室到顶楼,“愿望树”引导着参观者去主动感受“汉堡之家”,感受汉堡市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