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寄予美好愿望的建筑
兰格钢铁网 10-07-16 阅读数:
在上海的友好城市德国汉堡的易北河畔,有一个复制的上海豫园的古建筑湖心亭,飞檐翘角、玄瓦朱窗。
如今,在世博会浦西园区的城市**佳实践区,有了一幢来自汉堡“港口新城”的“被动房”,成为汉堡这个创新和宜居的水岸大都市的象征。
这是一座体现**高环保建筑科技水平、融居住与工作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建筑。
2009年3月31日,“汉堡之家”在世博浦西园区城市**佳实践区开工,专程赶来出席开工仪式的汉堡市城市发展与环境部部长安雅?哈杜克说,“类似的建筑5年前出现在汉堡。为了借世博会强化与上海以及中国的全面联系,我们特意将这一汉堡的骄傲"搬’至上海,这也是对上海世博会主题的**好演绎。”
钢结构:寄予美好愿望的建筑
线条硬朗
“汉堡之家”的建筑造型非常符合我们对一幢来自德国的“被动房”的想象。线条硬朗,是典型的汉堡式传统红砖建筑,形似对着四个方向打开的“抽屉”叠放在一起,让人想起汉堡港堆积的集装箱,这又是非常现代的设计。
这幢建筑使用面积2300平方米,比其原型汉堡市“港口新城”那幢获节能金奖的H2O大楼小一些,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据悉,经过优化设计,“汉堡之家”预计每平方米年能耗仅为50千瓦时,是德国普通办公楼能耗水平的四分之一,较其原型的能耗水平又降低了一半。
当我来到这里采访时,上海已经入夏,湿热的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有在桑拿房的感觉。但走进“汉堡之家”,马上觉得体感舒适,不是那种空调打得很低的骤冷(这里没有一台空调),而是那种如沐春风的清新自然感,窗外嘈杂的人声也都被挡在了外面,静谧得让人一时忘了身在何处。
据汉堡驻上海联络处、汉堡参加2010年世博会项目经理张非冰介绍,“汉堡之家”的节能奥秘在于其外墙采用了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新型建材,屋顶安装有45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设备,采暖和制冷所需的能量源自地源热泵,采用了具有热回收、制冷和除湿功能的通风装置。
据说,“汉堡之家”表达了一种可持续建筑文化的“隐藏的能量”理念,即提供舒适的室内气候,使人们可以方便地出入和使用工作、居住、休闲娱乐和经济活动等各个功能区域,使用清洁环保的建筑材料,体现了一种可持续的城市社会及生活方式所具有的安全感、舒适性和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