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剧院:珠江畔瑰丽的钢结构艺术品
腾讯 10-07-07 阅读数:
“每一次看都不一样”
点、线、面都能带来无穷想象的广州大剧院,可以说是“每次看都不一样”,可是这种效果来之不易:
建筑结构特立独行的大剧院采用的是“铸钢结构”———三向斜交折板式网壳,就有64个面,47个转角,每一个钢件都是分段铸造再运到现场拼接,每一个节点从制造、安装均要在空中准确三维定位,目前国内对如此复杂的钢结构还没有规范可循,因而,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建设者都只能摸索着进行。5000多块玻璃和75000块石材,大小相同,可形状却各异,让人咋舌。
余穗瑶介绍道:“对于参与这个项目管理和建设的团队来说,广州大剧院是他们公认的,遇到过的**难的一个项目,比如说我们采用清水混凝土来作为建筑装饰主要材料,清水混凝土对建筑工艺要求非常严格,我们为了达到整体效果的协调,对这个单项就研究了有半年的时间。为了克服解决大剧院项目技术问题,我们进行各类研讨不少于150次,因为我们想追求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做到**好****。”而**后,广州大剧院完成的效果基本与设计概念一样,这不得不说又是一大创举。
这个外形简洁、内藏玄机的建筑,为观赏者们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多数摄影爱好者表示,每次来到广州大剧院看到的都不一样,每次都能拍出让人**的效果。
“它将是中国**好的剧院”
****的建筑设计,同样要求****的视听效果结合。有专家做过这样的比较:悉尼大剧院是**的建筑,但不是**的剧院,法国巴士底大剧院是**的剧院,但不是**的建筑。广州大剧院是**的:既是**的建筑也是**的剧院,但是如何做到“两全其美”?除了出色的建筑设计外,全球**声学大师,迄今**活跃在设计界的声学界**高奖“塞宾奖”得主———马歇尔,捧出了他酝酿20多年的一个新理念:“双手环抱”式看台。以前大多数剧场,都采用马蹄形、方形或矩形等形状的观众席,广州大剧院却采用全球**的不规则的“环抱形”。“双手环抱”即观众厅池座两侧的升起部分和楼座挑台交错重叠,看台犹如“双手环抱”。余穗瑶表示,从试唱检验的效果和专家们的评价来看,广州大剧院的演出效果,足以与世界**流的大剧院相媲美。
“双手环抱”式是马歇尔梦想了二十多年的一个创想,广州大剧院不规则的形状正好让它有了用武之地。对马歇尔来说,设计大剧院承载了他**大的梦想,接触到这个充满创意的建筑后,让他非常兴奋。他对广州大剧院的设计非常重视,尽管今年已经78岁了,但他还是为了这个项目4次前来广州。“马歇尔大师自己非常喜欢大剧院,他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创意作品,而且,他也非常高兴能参与到设计中来。”余穗瑶还透露,年底马歇尔可能会再次莅临广州这座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