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富豪吴长江:雷士3000万到20亿的狂人日记
互联网 10-06-02 阅读数:
“雷士”的异军突起,引起了众多国际资本的目光。“从2005年底到2006年,我见了几十家国际风投资金的负责人,有摩根士丹利、凯雷、鼎辉……还有后来进来的软银和高盛。”吴长江说,“软银和高盛,主要看中雷士的高增长,另外对雷士的发展理念也很认可。”
经过多轮投资,软银赛富已成为雷士照明的**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为30.73%,超越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29.33%的持股份额;而高盛也以9.39%位居第四大股东。
2006年,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
2008年8月29日,雷士以4931.4万美元的现金对价,另加向世纪集团发行并配发本公司普通股326930股,从世纪集团收购了世通以及世通的全资子公司三友、江山菲普斯及漳浦菲普斯。
2009年2月,雷士又以约人民币1730万元的总对价,从上海汇慧电子通讯有限公司及胡建立先生处收购了中国上海的电子镇流器生产商上海阿卡得。收购世通之前,雷士并无节能灯生产,收购之后成为这个领域**大的占有者。
收购阿卡得之后,一年之内镇流器的毛利率从5.1%提高到16%。“兼并和收购是雷士迅速做大的重要手段,我们是缺哪里,补哪里。”吴长江说,“而上市,主要是为继续扩张,雷士负债率才5%,不缺钱。”
对于选择在港股而非A股上市的原因,雷士常务副总裁殷康解释为:“在香港上市可以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雷士照明此次总共发行7.28亿股,每股2.1港薄,90%为国际配售,10%为公开发售。而实际情况是,37.65倍的超额认购低于机构的普遍预估,13.73亿港元的募资金额也刚达到预期下限,且上市首日破发,之后继续下挫,单日成交量仅2%-3%。
下一站,国际品牌
尽管目前雷士的出口收入仅占20%,但吴长江非常坚定,“雷士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做一家在国际上受认可、受尊重的企业,做成一个国际品牌。”
根据招股说明书,雷士本次募集的资金中的约4.9亿港元用于国内外市场扩张;在品牌战略及销售网络上投资4.1亿港元,计划今年底前达到3000家雷士专卖店;资本开支占4.1亿港元,将雷士灯具产品年产能增加约25%;研发1.6亿港元。
“要成为国际品牌,夯实国内基础是排**位的。”吴长江说,“我们80%的收入来自国内,而国内2000亿的照明市场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长。照明行业具有极度分散的特征,目前雷士的市场份额也还很小。”
在国内市场上雷士早已成为飞利浦、GE、欧司朗的强劲对手。2007年加盟雷士的现任常务副总裁殷慷,就是飞利浦中国的前高管,曾为其效力12年。“以前我每年定业绩指标的时候,都要把雷士的数据作为重要参照。我经常说:为什么雷士那么快,我们这么慢?”
“在未来的竞争中,雷士产品丰富,可以为客户提供节能的照明方案,增加附加值,是一个强力的武器。”殷慷说,“我们的销售渠道会全面覆盖国内的2000个县,并向5万个乡镇深入,目前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乡镇雷士专卖店已经在筹备中。”
说起国内渠道的继续拓展,有个插曲不得不说。“刚开始我们很想进入宜家、百安居等大型的家居超市,但收费很高,还有各种要求。”雷士品牌宣传部部长陈艺飞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后来宜家又主动找我们,要请我们进入,何时进入还在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