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家具内销战

南方周末 10-05-13  阅读数:

  转型难

  “那些消失的企业,通常是做到一半,外单来了,又迅速撤了回去”

  然而,与外贸相比,内销市场在资金回笼、渠道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着缺陷,这让不少做惯了外贸的企业颇不适应。

  石达对此就深有感触。尽管公司尽**大努力支持内销,但因招不到合适的内销人才,目前这个部门仍是**小的一个。

  而他们的产品,每次推出,还没正式开卖,就已被同行抄袭,这常常让他很无奈。“外单款少量大,内单量少款多”,石达说,为了适应内销的步伐,台升专门对生产线进行了改装。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可以照搬,店面设计,都需要他亲自参与。

  由于中西方的差异,产品的设计也存在很大不同,比如,西方人的体格比较高大,沙发,床都很宽很大,但做内销产品,就必须在尺寸上做调整。

  **让他们头疼的,还是渠道。家具行业与家电行业颇为相像,目前销售主要采取的是代理制,与家电行业不同的是,由于多年以来,一直以外向型为主,国内市场上行业集中度很低。对于几万家中小家具企业来说,走大卖场,几乎是他们**的选择。

  但家具流通渠道的把控却比家电行业更为森严,在这个行业,也崛起了类似于国美、苏宁这样的大卖场,那就是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2008年12月,金融危机**严重的时间,在记者参加的由行业杂志《家具Time》组织的行业舞会上,有一位经销商直言,自己是“孙子”,工厂是儿子,而大卖场就是爷爷,“做得好的话,大卖场就加租金,做得不好,就让你滚蛋”。

  在外需萎缩的背景下,“店”与“客”的矛盾不断激化。2008年以来,各地不时爆出新闻,经销商们相互联合,与卖场谈判,有时甚至引发激烈冲突,业界形象地将之称为“斗地主”。

  其中**严重的一次,发生在去年12月。彼时,红星美凯龙南京卡子门店宣布调高2010年租金水平。华南七家家具行业协会联名发信,声讨红星美凯龙的“不义之举”。

  石达说,这些年,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导致行业的租金“不是按比例上升,而是没有比例的上升”,这无形中增加了营商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家具价格畸高的原因之一———现在,一个床头柜贵过一台电视机,有消费者调侃说,真不如买台电视机来当床头柜。

  事实上,石达所遭遇的难题,只是众多向内转的企业遇到的难题的一个缩影。

  世界**大的女鞋代工企业———华坚集团,几年前也曾向内转,做自己的品牌,董事长张华荣告诉记者,他们投入了将近1个亿,但却未尽如人意。“做品牌,砸进去的都是钱,而且,你不知道哪天会是个尽头。”一位2008年专做内销市场的虎门童装品牌总经理告诉记者,他们掉头向内的时候,跟风者不少,但到了今年,如同跑了一场马拉松,掉头者亦不少,一个转做内销的总经理郭志刚说,“那些消失的企业,通常是做到一半,外单来了,又迅速撤了回去”。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铩羽而归,也有人一路高歌。

  **近几年来,以全友、明珠为代表的四川家具企业,一直猛攻国内二、三线市场,保持了年均30%-40%的高增长率,成为业界有名的“家具川军”。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