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市场活跃 透视乌海藏石热现象
乌海日报 10-04-26 阅读数:
记者了解到,目前乌海奇石交易有如下3种渠道:
一是奇石街。目前奇石街有石商30余家,虽然享有免税等优惠政策,但因受交通、环境、购买心理等因素影响,经营状况并不乐观。采访中,一石商称去年卖了几万元,而另一刘姓石商称去年挣了2万元,还表示可以让记者看账本。记者走访其他几家商户,大多也称利润薄、维持经营。这些石商认为,是假日市场和频繁搞大型奇石展影响了他们的生意。这种说法可否,记者不去探究,但奇石街生意不好一事,则是众藏家玩家公认的。
二是假日市场。每逢星期六,阿左旗的十多位石商就会在市群艺馆与影剧院之间的通道摆摊兜售石头。久而久之吸引了众多古旧图书、古玩杂项经营者加入,使得假日地摊市场十分红火。日前记者采访几位阿盟石商得知,一上午时间营业额均在几千元以上,一卖小石头的女石商称,去年赚了几万元。假日市场较之奇石街显然红火,但买单的仍然是乌海人。一不愿透露姓名者戏称,是乌海人养活了这十几个阿盟石商。
三是藏家与买者的私下交易。此交易的“暗箱操作”使弄明奇石流向甚难。不过有知情者透露,买者中仍以当地有钱人居多,且交易额颇大,称某人一年卖了几百万元的石头。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乌海的奇石市场问题多多,有奇石街发展问题、地摊市场规划问题、私下交易问题、市场小未成规模及石价离谱、造假之风等等。采访中,许多人对此颇有微词,甚至是忧心忡忡,担心石文化产业难以为继。
那么,如何才能使奇石市场步入良性循环、快速发展呢?业内人士提了许多意见,记者归纳了如下几条:
一、应将石文化产业纳入乌海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尽早建设有一定规模的乌海奇石市场,将奇石一条街及假日市场纳入其中规划整合,形成规模。这方面山东临朐县就有成功范例。该县政府早在1997年就投资了300万元,建起了奇石市场,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产业大军,石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二、随着我市赏石文化热潮不断升温,书法活动的蓬勃发展,兴建古玩字画城已是形势所需。古玩城建设的地点应与奇石市场相邻,可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氛围。我市一些有慧眼的投资者已看中这一商机,政府应因势利导,可以采取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私人投资兴建的方式建设古玩字画城。
三、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使我市的石文化品牌产业走向全国。阿盟的戈壁石被称为“新贵族石”。十几年来,乌海人因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藏有数量可观、精美绝伦的戈壁石,这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资源。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在全国有影响的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宣传乌海藏石。邀请全国**文化人、收藏家来乌海品奇石,召开全国性的研讨会、鉴赏会,使石文化成为走向全国的文化品牌。
记者以为除了以上政府支持,引导石文化产业外,乌海的藏家石商也应该开阔视野,通过各种渠道参加全国的石展活动,推介乌海藏石,提升鉴赏水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乌海石界人士需转变观念,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使乌海奇石市场壮大,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尽管目前我市奇石市场存在种种问题,但纵观乌海十几年间奇石收藏热发展的脉络,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之石界人士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乌海应该能将石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成为西北地区以奇石、书画、根雕及古玩杂项为主的集散地。
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来临。
相关链接
乌海部分藏家奇石获奖情况
2000年,郝孝礼的藏石《伴儿》在抚顺国际踏雪赏石艺术节上获金奖。
2008年,张宝桥的藏石《天马行空》在北京?2008携手奥运奇石展上获“奥运之星”奖。
2008年,王刚的藏石《太平有象》在北京?2008携手奥运奇石展上获“奥运之星”奖。
2009年,王仁昌的藏石《圣人》入选上海迎世博国际奇石精品展。
2009年,王光瑞的藏石《菩萨保佑》入选上海迎世博国际奇石精品展。
2009年,孙建华的藏石《龙》在广州奇石大赛上,位列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