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各场馆建设由企业直接赞助让建材市场扩展到了全球
南方周末 10-04-08 阅读数:
选择这个造型渗透了英国政府的深思熟虑,他们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中国人对英国有很传统甚至是老式的、过时的看法”。所以,不是大本钟,也没有女王,中国人将看到一个新颖、大胆的英国形象。
建筑上同样夺人眼球的还包括西班牙国家馆,这个场馆仿佛一件硕大的篮子,工人们用8524块由中西传统材料制作的藤板,包覆用先进技术造就的钢玻璃结构。
而走进其中,西班牙的文化成为**值得贩售的软性商品之一。从厨房用具、橄榄油到西班牙红酒、音乐舞蹈,西班牙商品总是附带着生活方式,中国的新兴阶级很容易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与之达成沟通。
虽然不愿直接谈贸易,这些文化存在将意味着潜在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生意。西班牙外交与合作部亚太司司长、西班牙国家国际展览署董事会主席萨拉利奇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显得意味深长,他说:“中国对西班牙的出口已经达到了250亿美元,而西班牙对中国的出口只有20亿,还不到10%,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能站在西班牙的立场上,争取些什么。
潜伏的PRADA
“**,对和你做生意的人有一点了解,这会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澳洲的生意”
世博会的特色之一,是不能宣传产品。但请不要忘记,世博会**早就被称为“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留心观察,工业和贸易仿佛世博会的潜台词,在这里,企业和产品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由企业直接赞助提供的钢铁、水泥、玻璃等的建筑材料隐藏在各个国家馆之中,工作人员的服装则是流动的广告,意大利工作人员身穿意大利名牌PRADA(这是意大利馆的合作商之一)制服,德国的文化大使们脚上的鞋子则来自德国一家名为Think!的公司。
“德国馆不是关于生意的”,“我知道其他很多国家馆做别的事情,试图举行更多经济活动。”德国馆总代表、德国经济技术部迪特马尔·舒米茨(DietmarSchmitz)说,但我们想展示的主题是“德国制造和德国创造为和谐都市发挥积极作用”。
走进德国馆,人们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德国产品,小到智能鞋子、宝马汽车的座椅、平底锅、各种家用产品。而走进意大利馆,摆放着法拉利、兰博基尼跑车,**的奢侈品牌Ferragamo会现场表演制鞋、制包等等,而这些将都是中国城市消费者难以抵挡的诱人风格。
正如迪特马尔·舒米茨所言:“作为德国,还有其他国家,都有兴趣与强大的经济体建立关系。这样可以互相“利用”。你们要买汽车,我们可以卖给你们汽车。双方都得益。”
“来世博会的大多数人不会看到什么贸易的东西,这是关于对一个国家有多一点点的了解。”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中国区经理芮济圣(ChristopherWright)向记者强调,这位在中国呆了二十多年,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澳大利亚人说,参观者将更多地感受到文化、历史。
“但这对贸易意味着什么?”很快他话锋一转,他说,“**,对和你做生意的人有一点了解,这会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澳洲的生意,也希望澳洲更多了解中国的生意。”
从1792年英国使节马嘎尔尼带着英国工业产品觐见乾隆皇帝开始,两百年来,期冀在中国市场上大有收获的“渴望”贯穿始终,如今,更多的外来者们走进上海世博会,开始它漫长而愉快的征服中国消费者——尤其是正在崛起的高端消费者——的旅程。
能留下来的公关之桥
6个月的时间都还不够,各种主题的研讨会、论坛早已挤满了时间表。“邀请你们的中国朋友、中国客户去世博会,去澳大利亚馆,让他们走过澳大利亚馆里长长的坡道,感受澳大利亚的历史,看澳大利亚的演出,尝些澳大利亚的食物。然后让他们带你们去看中国馆。”
当合作的澳洲企业问他,面对眼前的上海世博会可以做些什么的时候,凭着多年商贸领域的经验,澳大利亚商贸委中国区的经理芮济圣说,“建立联系是做生意的前提,你要知道他们是谁,他们怎么思考,从哪里来。世博会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彼此。”
远道而来的各国家馆也不会坐等着人上门,记者了解到,很多国家馆都在馆内开辟了规模不小的商务中心或VIP室供商务人士、政府官员会面交流。
澳大利亚馆的VIP区域可以容纳超过150人,预计平均每天都会有两场活动,与会嘉宾来自中国、澳大利亚,部长级别的官员也在他们希望邀请的名单中。
“这是一个历史时刻,”安力图对记者说,“如果世博会不是在上海召开,我们不会得到跟现在一样的来自政府和意大利企业界的支持。”同样,他们也希望借此与中国建立更多的联系。
这种联系也并不会随着世博会的结束戛然而止。
据了解,有相当部分的国家场馆在世博会之后将继续留在中国,安力图对记者说:“我们正等着**好的价钱。有很多人来联系我们,包括有地方政府,我们会很高兴如果意大利馆能够留在中国。所以,让我们期待一个好价钱吧。”
加强交流是记者在采访中频繁听到的词。公司与公司间的交流,公司与政府间的交流,世博会虽然有长达6个月的时间,但可能对很多国家来说,6个月的时间都还不够,各种主题的研讨会、论坛早已挤满了时间表。“现在已经非常紧张了。”意大利馆馆长安力图刚送走了一位来访者,对记者说,“但接下来的7个月会更紧张。意大利馆将有一系列演讲、研讨会、论坛等,在中意企业之间搭起桥梁。”这些活动的主题涉及清洁能源、建筑装饰、文物修复、交通等广泛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