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企变废为宝 废渣回流成趋势
南方日报 10-03-31 阅读数:
"佛山陶瓷整体水平较高,一个工厂的废品率一般维持在5%至7%之间,如果能够用陶瓷废渣替代10%的生产原料,那么废渣的出路就不是问题。"参与项目的吴建青说。
由此延伸的各项研发,逐渐在企业中开花。日前,"陶瓷冷加工装备节能降耗以及固体废料循环利用的技术与设备"模块已在溶洲建筑陶瓷二厂示范应用,资料显示掺入60%陶瓷废渣的陶瓷砖目前已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
"事实上,我们原材料的废渣利用率**高可达70%."罗淑芬表示,溶洲刚开始做这个项目时,废渣掺入率只有20%.
而上述科技局人士透露,有的企业废渣利用率甚至达到80%以上。"已经有相当企业在生产中掺入陶瓷废渣。"吴建青说。
越来越多企业加入这场"变废为宝"行动,看中的是废渣利用的成本优势。罗淑芬介绍,目前陶瓷原矿价格为70元/吨,而陶瓷废渣的收购价稳定在10元左右,加上精加工费用,废渣转变成生产原料,成本仅为25元左右。
"项目完成时陶瓷固体废料的每年使用量达到2万吨以上,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00万元以上。"溶洲陶瓷一份循环经济试点的项目报告这样表述。
罗淑芬说,溶洲外墙砖的常年客户是保利、中海、和黄等大型房企,掺入废渣生产的产品已经获得这些客户的认同,甚至反映质量更好。"我们从2005年开始利用废渣,这些年溶洲牌外墙砖一直是广东省名牌,无疑是对废渣利用的肯定。"
抛光废渣利用突破瓶颈
"从技术上说,利用废渣生产普通的墙砖、仿古砖都已经不存在问题,正在研发当中的抛光砖生产也已经突破了瓶颈问题。"禅城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4月,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举办"陶瓷抛光废渣循环利用新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在陶瓷釉面砖生产中使用18%陶瓷抛光废渣等作为原料得到专家的确认。
"18%的比例对于致密的釉面砖而言已经相当高。"作为此次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建青坦言。
事实上,去年以来陆续面市的包括欧神诺的轻质砖、晶立方及蒙娜丽莎QQ板在内的产品,也都在抛光废渣循环利用方面取得了突破。
但吴建青认为,抛光砖的废渣利用水平还不是很好。"利用废渣生产墙砖、仿古砖的企业已经比较多了,但使用抛光废渣生产釉面砖的企业还很少,而且量不大,主要原因就是质量不稳定。"
吴建青向记者分析,抛光废料主要的再利用方式是做轻质砖,之所以难以提高废渣利用率,很大的原因是抛光磨头在抛光过程被磨下的碳化硅和氯化镁在烧成的过程中会分解出气体,产品会发泡。
这一问题并非没有解决渠道,用纳米等其他材料替代已经有企业进行尝试。"5年之内一定会有大的突破。"吴建青说。